育儿指南

再“烦”也要做个温柔的好妈妈

再烦”也要做个温柔的好妈妈

潘丽杰/文 选自《2~3岁叛逆期,妈妈情商课》

现如今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家庭里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暴躁型妈妈。我们经常在大街上遇到一些带孩子的妈妈,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突然冲着自己的孩子大叫大嚷,有时也不乏大打出手的场景出现。孩子被揍一顿之后,自然是大哭大闹,委屈至极,而这些妈妈却似乎并没有为自己的暴躁行为而感到丝毫的愧疚。

两岁八个月的琦琦喜欢坐在客厅的垫子上玩玩具,每次玩玩具时,她都喜欢呼啦”一下子把所有的玩具都倒在垫子上,把垫子弄得乱糟糟。

刚开始的时候,妈妈总是试图认真地跟琦琦讲解乱放东西的坏处,比如下次再用就找不着了”,刚讲完的时候,琦琦总是点头表示听懂了,可是下一次玩的时候,她又开始把玩具扔得乱七八糟,自己想玩哪个玩具了,一时半会儿又找不着,这让妈妈非常头疼。

左思右想之后,妈妈换了一种解决方式。她去商场为琦琦买来了几个漂亮的盒子,对琦琦说:宝贝,咱们今天一起动手给这些玩具们分分家吧,以后玩完玩具之后,我们就一起让玩具宝贝们回到自己的家里好不好,不然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会伤心的。”琦琦听完,认真地点了点头。自此以后,她竟然真的做到了不再乱扔玩具,而且还会在结束之后温柔地让所有的玩具宝贝都能回家”。

看完这个案例,妈妈们是否有所感触?

大家都想养育一个优秀、懂事的好孩子,殊不知这样的孩子身后,大多站着一个温柔、智慧的妈妈,这些妈妈知道,动辄吼叫、打骂的方式并不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相反,一些轻声细语的建议,温柔地讲道理,反而能够打动孩子的内心,更愿意与你合作。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温柔大方、善解人意的好妈妈呢?我们不妨试试下面几个办法:

1.温柔的妈妈会用幽默化解尴尬

孩子难免会有不听话的时候,有的时候,妈妈因为面子上挂不住,就采用大声呵斥或者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弄得孩子也很尴尬。其实面对孩子的一些言行,妈妈们不需要搞得那么紧张和严肃,把事情简单化、轻松化,幽默化一点儿会更好。

有一次欢欢妈妈带着3 岁的欢欢去超市购物,她们在货架前看到一位孕妇穿着孕妇装正在挑选商品,欢欢指着孕妇对妈妈说:妈妈,你看那位阿姨像不像袋鼠?”孕妇听到这话,尴尬地笑了笑。

妈妈则温柔地对欢欢说:妈妈生你之前也是这么穿的,后来就生下了你这只‘小袋鼠’。”说着还朝欢欢的小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欢欢笑着跑开了。

这位妈妈用自嘲式的幽默化解了尴尬,而且也恰当地包容了孩子的无心之过,值得妈妈们学习。

2.温柔的妈妈一般会对孩子更加宽容

温柔的妈妈在面对孩子的逆反行为时,会主动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并尊重孩子的这一成长规律,而不是一出现问题就用打骂的方式惩罚孩子。她们非常认同2~3 岁孩子的一些行为,一般都是无心之过。既然如此,对于孩子的种种言行,就应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而不是动辄打骂。

做一个温柔的好妈妈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也有利于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3.温柔的妈妈一般会对孩子非常有耐心

温柔的妈妈一般也是一个对孩子非常有耐心的妈妈,她们能够理解孩子不小心犯下的错误,还愿意陪着孩子一起改正。

美国有个医药发明家,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他说自己很幸运,因为他拥有一个好妈妈”。他小时候非常喜欢喝牛奶,有一次他自己打开冰箱取牛奶时,不小心把整罐牛奶都打翻了。

当时,他吓得站在原地,浑身发抖,他原本以为妈妈会狠狠批评他一顿。结果妈妈走过来对他说:哇!妈妈长这么大,都没有看见过这么漂亮的牛奶海洋呢,不过你愿不愿意帮妈妈一起把地上的牛奶打扫干净?”听到这话,他如释重负,轻轻地点了点头。于是妈妈就拿着抹布、水桶等工具,带着他一起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之后,妈妈还耐心地教他应该如何从冰箱取牛奶,以免下次再打翻奶罐。

这位发明家口中的好妈妈”,是当之无愧的温柔妈妈,她也许会有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情绪,但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却把自己最美丽温柔的一面展示给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了最幸福的成长旅程,从而能够自信、快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