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时的一个好友,毕业后就移居到了德国,很快就结婚生子并拥有了德国国籍。再次见到他时,好像除了口音上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德语,其他的什么都没变。他妻子是德国人,所以孩子是个混血男孩,已经4岁了,很淘气。
今年初正值中国新年,一家人回国过节,我们小聚了一下。春节是放鞭炮的好时候,他家孩子见到火树银花的景象连连拍手,玩的不亦乐乎,我朋友顺手给了他孩子一支让他拿着去放,我赶紧跟他说:这不行啊,这么点小孩子放鞭炮会伤到的!”我朋友大笑起来,他告诉我说:问题不大,这种烟花他在德国那会就放过,而且在德国新年的时候超市都会公开销售烟花给孩子们玩,12周岁以上的孩子都能独立购买了。”听了他这一席话真的让我十分惊讶!
后来朋友还告诉我在德国对低危险的烟花、高危险的烟花都有分类的,政府也同意售卖这种烟花给12岁以上的孩子,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的反应比大人还要机警,这从侧面也看出德国教育方式非常大胆,他们认为孩子具备这项能力,并且能够很好地去完成任务,任何风险孩子都可以很好地避开它,但这在中国似乎行不通。
更加有趣的是还有的德国父母索性就让孩子穿着雪衣向爆炸空气中扔炮火,他们相信孩子的自我警觉意识很高,不会发生危险,要知道这种情况在中国家庭出现的几率为零,一旦孩子自己这么做,最后的结果只会是受到父母更加严厉的责骂。
有育儿专家指出让孩子处于危险的情境之下更加有助于增强孩子的防卫意识,使他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当机立断,培养他们冷静处事的能力,这更加有助于他们更独立、勇敢,帮助他们增强勇气与自信心。
德国父母在教育有哪些特别之处?12岁孩子可以买烟花,放烟花。看似危险的行为,却让在德国父母的思维长大下的孩子更懂得保护自己,又勇敢尝试。
德国的教育体制和育儿方法有很多独特之处,比如家长在家教孩子属于违法。但是在这其中,我对他们的营地教育”方式颇有偏爱。
近几年中国也开始跟风,不同主题形式的夏令营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许多家长倒是乐意把孩子放到夏令营里,让他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带给他们更多新奇好玩的体验,还有包括一些拓展项目供孩子们娱乐,寓教于乐的同时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迅速成长起来。
其实夏令营最早是在北欧还是兴起的,例如德国这个国家囊括了许多著名景点,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放下繁重的学业压力,感受慢节奏生活,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文化氛围。这种育儿方法学名其实可以称之为营地教育”。
※什么是营地教育?
营地教育和家庭、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有些家长不了解营地教育会觉得它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一些影响,恰恰相反,它不仅不会与孩子所接受的义务教育有所冲突,反而还会辅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这种教育是课堂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催化剂,帮助孩子不断进步。
欧美营地规划教育专家指出营地教育是将旅行、学习、互动、生活体验完整的融合在一起。在营地中,让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课堂”。它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边界的教育”。这给了家长们很大的启发,营地活动能够帮助青少年培育自我认知、社会交往技能、身体素质与思维方式以及正向世界观、人生价值观。
※营地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每一次的营地体验活动中,孩子会暂时脱离家长的护佑,老师的指导,利用自己的方法去寻找、探索和发现未知的世界,这个过程是有趣的也是无法预知的,但是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习惯集体生活,培养独立意识,学会与人相处、团体合作,树立责任担当,培养创新探索的精神,让孩子快速成长从而把握未来。从呵护到独立,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当中来。而营地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
√1、增养团队协作能力
在营地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需要遵守作息规律:例如什么时候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发,都有严格的要求标准,孩子必须要遵守它。同时每个夏令营活动中聚集了来自不同地方甚至国家的孩子,大家一起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后来一起攻克难题,完成任务,这其中大大地培养了孩子的团结意识,让孩子拥有团队协作的能力。
√2、增强自身独立意识
孩子在营地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支配自己做一些事情,这时候他要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思考问题并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个过程中可以明确孩子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团体活动中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且更好地去尝试照顾自己、管好自己。
√3、培养自身担当意识
营地教育往往让孩子离开家庭的庇护,走入并适应新的团队生活,在短短的几周的时间里迅速学会独立生活,勇于承担责任,感受集体带来的各种乐趣,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自我担当意识,让自己明白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4、培养探索创新精神
在挖掘的过程中孩子会去尝试一些创新类项目,找到营地教育的意义,增强孩子的创造能力。拓展孩子思维能力,提升孩子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在参与中实践,求得真知,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欧美教育学研究家曾指出团结合作、责任担当、探索创新,拥抱未来,这便是孩子参加营地教育的意义,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给孩子计划一次营地教育,家长们会发现往往短短几周会发生不一样的改变。家长们无法掌握孩子的未来,但可以给孩子一个可以改变人生目标,树立孩子三观的机会,让孩子把握未来,这才是参与营地教育的真正意义。
结合中国教育现状,营地教育”的启示很多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明白坚毅果敢的性格、丰富的创新力、良好的沟通力、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都会给孩子的人生加分,德国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值得借鉴,营地教育模式也可以参照学习,在当今日益竞争力非常大的社会环境中,不能够一味地只学习文化课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顺应时代的改变,不断调整自我,才能赢得精彩人生与幸福未来!
然而,对于德国营地教育模式其实只是一种正面教育的一种,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体验更多项目从中提升孩子各项能力才是根本目的,以现在中国大部分家庭的条件,其实是很难有大部分时间让孩子参与到营地教育中,因为课业压力比较大,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但父母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积极正面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提高。
①学会对孩子放手
平时喜欢管束的父母对孩子比较严厉,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更容易让孩子出现惊人的叛逆行为,这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不懂得适时地放手,因为他们觉得唯有打骂和批评孩子才会改过自新,但往往并非如此。孩子之所以和父母对着来往往都是因为父母无法满足他的需求,他们就会用这些不恰当的行为跟父母对峙,这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哭闹,必要的时候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适时地学会对孩子放手,这也是一种教育。
②共同教导孩子
孩子幼年阶段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和老师,家校共育才是两策,不要单方面的教育,也不要一方严厉另一方宽松,这会让孩子迷茫,他们不知道该听谁的,身为孩子的父母要明确自身除了抚养孩子的义务,还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但这里的权利可不能乱用,要学会因势利导,不要急于批评和苛责孩子,多多了解孩子,和老师方面沟通好,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③培养孩子实践能力
借鉴营地教育的模式,其实家长们可以想象得到社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无论是公交车、地铁、公园甚至图书馆等等场所都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地方,遵守公共规则,树立文明意识,讲文明语言,这些环境下都可以培养孩子实践能力。在一言一行中透露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素养,还是父母的为人修养。
相信看了这些之后的家长们,已经明白了欧美教育并非无法效防,而是我们当父母的很少能做个育儿路上的有心人”,我们可能没办法像德国父母那样放养孩子,甚至让孩子做很多不可思议甚至是冒险的事情,但是可以身体力行地去教育和感化孩子,给孩子做一个正面的示范,做一个好父母,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自信的好孩子!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妈粉丝圈,点击加入,更多科学育儿知识在那里等你哦!
我是J妈,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每一个文章都是我的原创,如需转载,必须取得授权。 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见谅。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