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听了短短20分钟的演讲,孩子主动向妈妈道歉,是什么改变了孩子?

最近儿子学校组织了一次家长进课堂活动,老师要求参与的家长轮流分享一下自己的职业,给孩子们开拓眼界,增加体验。

听到这个消息,我鼓起勇气报了名,想借这个机会,给孩子们分享一下人与人相处的智慧,于是就准备了一篇题为《让内心充满阳光》的主题演讲。

演讲结束后,孩子们整齐而热烈的掌声让我很感动,但更加惊喜的是,第二天有位妈妈主动联系我,说他们的孩子回去以后告诉妈妈听了我的演讲后,有很多感受,主动告诉妈妈自己要进步,让妈妈看他的表现,还向妈妈主动道了歉。

这位妈妈说自己很意外,也很好奇我讲了一些什么。

听了她的反馈,我也很好奇,开始回想自己究竟讲了一些什么,是什么触动了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的行为发生了这样的转变。

应这位妈妈和社群中心小伙伴儿们的建议,我把演讲稿整理如下,供大家交流。

我演讲题目是:《让内心充满阳光》,下面是整理后的内容:

各位同学,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闫博妈妈。我的名字叫孟令仙,我是孟子的第76代传人,命令的令,神仙的仙,连起来就是孟子的后代,能命令神仙。”

稍作停顿,我又加了后面这句:当然这辈子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全场笑声一片……

非常感谢孙老师给我这样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我们这个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和大家分享我的工作,提到我的工作,这是一件令我非常自豪和幸福的事情。

我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主要负责和家长一起探讨家庭教育困惑,和大家一起成长。每当我看到家长们通过学习,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和自己的孩子相处更加快乐,家庭更加和谐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特别有价值,同时也会因为拥有这样的一份事业机会而感到幸福。

记得一位哲学大师说过,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把工作生活化。我之所以喜欢这份工作,还有一个原因是它让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让内心充满阳光》。

我们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和我们最亲近的人相处,似乎特别困难,我们经常会和他人遇到一些冲突,矛盾,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大家点头表示赞同。

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怎么样才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让自己成为他人心中的小太阳,影响和照亮别人呢?”

孩子们:想”——

孩子们对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最有体验,所以我选了两个他们生活中的案例: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场景:

大家每天在学校里面上了一天课,看似坐在这里,其实大脑已经耗费了无数的脑细胞,到下午放学已经相当疲惫了,是不是这样啊?

孩子们:是”——

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心里想着先玩一局英雄联盟再写作业……

听到英雄联盟”四个字,大家一片

结果呢,你刚坐在电脑前打开游戏,这时候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开口了:‘玩一会儿赶紧做作业啊’。

你虽然嘴上‘哦’了一声,但心里开始犯嘀咕:‘老妈怎么一点儿也不理解我呢?’”

这时候一个孩子直接站起来开始倾情告白:有一次我刚想写作业,我妈就跟我说,没写完作业不能玩,然后##%%%……&*****”我已经忘记了当时这个孩子说了什么,只有一种感觉,很心疼。

我继续: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大家好像有很多共感啊?我们先为这位同学的勇敢发言鼓掌好不好?”

又是掌声一片,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有点儿躁动了。为了搞定秩序,我埋了个伏笔:大家想不想知道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和自己的父母沟通呢?”孩子们的回复自然是想”!那我就达到目的了:想知道的话,大家继续听就好啦。”

课堂终于安静下来了,那一刻我才感受到,当老师真不容易啊!

我继续:

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又过去了,你在游戏的世界里快乐厮杀,完全忘记了当初跟妈妈回应的那个‘嗯’字。但你不知道的是,你忘了,妈妈可没忘啊。

正当你玩的酣畅淋漓的时候,妈妈从厨房走过来,你能够明显感受到妈妈身上带着怒气:‘不是说玩一会儿就写作业吗?你都玩了多长时间了?怎么还不下机?’

你心里虽然不舒服,但你并不想惹妈妈生气,于是你无可奈何地回了一句:‘玩完这局就下。’

一局游戏结束了,你不情愿的打开书包,拿出作业,心里还惦记着刚才的游戏。接下来,又一批脑细胞为了你的作业英勇献身,你好不容易写完了作业,觉得妈妈这下总该让我玩一会儿吧?

当你兴致勃勃地把作业给妈妈看时,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嗯’了一声,你感到有点儿失望,但是接下来的这句话,就像给你泼了一盆冷水一样:‘你数学不好,妈妈在网上给你报了个辅导班,七点开课啊,别忘记时间了。’

你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朝妈妈大喊:‘我就不能有点儿自己的时间吗?你为什么总是管我?’

这时候妈妈也很委屈:‘妈妈也都是为了你好啊,你看看现在的学习竞争有多激烈啊,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好高中吗,考不上好高中,能考上好大学吗?考不上好大学,能有好工作吗?没有好工作能娶到好老婆吗?没有好老婆,能嫁个好老公吗?没有好老公,老妈能不跟着你操心遭罪吗?”

我像说绕口令一样一下子说完了,全场又一片爆笑。当我意识到自己说错了的时候,似乎那个错误又成了搞活氛围的笑料。

罢了罢了,继续:妈妈说的非常有道理,让你顿时哑口无言,除了听话照做,你已别无选择。”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我心里却有些隐隐作痛,如果沟通不成为亲子之间的障碍,父母和孩子的幸福感定会增加很多。

重任在肩,不容我更多胡思乱想,接下来的还有更重要的话题:

和父母之间,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矛盾,冲突,觉得妈妈很难沟通,对吧,那么同学之间的相处,又是怎样的呢?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同桌,有一次借了你的一支笔,事后同学不但没有还给你,而且连个招呼也没打,似乎把这件事忘到脑后去了。

十多天过去了,你突然想起了这件事,心里有些不爽,于是直截了当的问同学:‘哎,我的笔呢?’

同学一脸狐疑,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哦,我忘了。’

同学无所谓的态度让你更加恼火,于是你提高了嗓门:‘你怎么总是借人家东西不还?’

这时候同学也来情绪了:‘我什么时候总借你东西了啊?’

接下来他们会发生什么呢?”

我听到有的孩子回应:脑补。”有的回应:打起来了。”

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这样的情形让孩子们也非常有共感,孩子们似乎想起来了什么,开始向自己的同桌,或者前后左右的邻居兴师问罪了:你上次就是这样的,”你……”

我得继续提高嗓门才能把大家的注意力再次拉回来:

大家对这个话题同样也有很多共感啊,那么大家觉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是不是有些不容易呢?”

是——”好可爱的标准拖长音。大家的注意力终于回来了,幸亏我这辈子没选择做老师,哈哈。

想不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在和他人遇到冲突时,做到淡定自若,成为他人心中的小太阳呢?”

大家异口同声:想!”

其实秘密就在我们自己的想法中,你怎么去想,怎么去看待这件事,就会有怎样的感受,进而带来怎样的结果。

举个例子,今天我出门的时候,一开门,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张心形的纸片,我感觉挺开心的,因为心形,意味着好兆头,我喜欢这个形状,我觉得它是给我带好运来的。

但是当我把这个纸片捡起来,看到上面的文字时,我的心情就晴转多云了。大家猜猜我看到了什么?”

有的同学脑洞大开:上面写的是骂人的话”,也有的同学猜中了:广告。”

对,是广告。而且是减肥广告,本来我就觉得自己有点儿胖,这个广告让我感觉不舒服,所以我当时就想把它扔了。

但这时候我对自己产生了好奇心:同样是一张纸片,为什么我看到心形会开心,看到上面的广告会不开心呢?开心和不开心,是不是我可以自己选择的?如果我选择只看到上面的心形,我不就开心了吗?

我发现,当我选择关注心形时,我又多了一个开心,因为我今天要和大家做这个分享,这个纸片恰恰给我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素材,这样想时,我就更开心了。

所以我们看事情的角度,会影响我们的情绪。”

看到大家都听得很认真,我继续说:

其实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这个奥秘,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以前就用一张图告诉我们答案了。”说着,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阴阳太极图。

大家貌似对这张图都很熟悉,所以我接下来的讲解顺利很多:大家看这张图,白的部分有一个黑点,黑的部分有一个白点,黑色和白色合起来是一个圆。如果我们把白的部分比作好事,黑的部分比作坏事,也就意味着,好事里面有坏事的成分,坏事里面也有好的价值,好事坏事相互转化,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先说说白的这一部分吧,每一件好事的背后,都有坏的一面。大家学过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吧?

大家都说学过。

我说:对的,看来大家对这个故事印象都很深刻。大概意思是说,一个农夫在田里种地,突然一只兔子冲过来,撞到树桩上,死了。农夫很开心,把兔子捡回了家。他想,如果每天都能捡到一只兔子,那我就不用耕田了。于是,他每天在大树旁边坐等前来撞死的兔子,最后田也荒废了,兔子也没等到。”

本来捡到兔子是一件好事,但是他认为每天都能这么偶然,荒废了田地,好事就变成了一件坏事了。所以说,好事背后,也有不好的一面。”

我停顿了一下,看到大家若有所思,接着又用他们实际的生活体验阐述了这个观点:

就像我们大家,每天坐在课堂里学知识,学文化,是不是也要花费时间,精力啊?”

大家表示赞同。

学到的东西是白点儿,那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是黑点。我表达清楚了吗?”

大家点头,接下来,重头戏来了:

那么黑的这一边表示坏的事情,每件坏的事情里面,也有好的一面,有它的价值。

比如我们开始谈到的这个场景,放学回家我们想先玩一会电脑,可是妈妈非要让我们先写作业。这时候我们是不是觉得妈妈不理解我们啊?”

又是异口同声的一个是”字。

这时候妈妈想要的是什么啊?”我试图引导孩子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孩子们答: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

我说:是的,妈妈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或者养成好习惯,妈妈希望我们将来好,却忽略了我们现在好不好,对吗?”

而我们没有从妈妈的要求中感受到妈妈是在为我们考虑,对我们好,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压制,一种强迫,一种要求。

这时候我们和妈妈对着干,是希望被妈妈理解,可结果往往会两败俱伤,但如果我们懂得如何与妈妈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结果就会大有不同。

我们可以这样和妈妈沟通:妈妈,我知道你担心我的学习,希望我第一时间把作业写完,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其实我回来的时候本来就想着先玩一局游戏再去写作业,但是你一催,我不仅对你反感,而且对作业也反感了。我希望你下一次如果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可以问问我的打算和安排,而不是要求我,强迫我。

如果我们和妈妈这样沟通,你们觉得妈妈会是什么反应呢?”

有位同学的回答完全超出我的意料:一个大嘴巴子就抽过去了。”

还有个同学举手说:有一次我和我妈顶嘴,我妈直接拿衣服架子打我。”

此刻,孩子们的委屈仿佛如滔滔江水,一时间倾泄而出。

心疼之余,我继续把自己的意思做了补充:当我们和父母顶撞的时候,父母会感觉他们的良苦用心没有被我们理解,当然会有情绪。但是表达情绪和发泄情绪不一样。表达情绪是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比如‘我感到很难过’这是表达,而‘你怎么可以这样’则是发泄。发泄情绪是在激怒他人。”

这时候仍然有同学说:我妈妈根本没法沟通。”

我能感受到孩子们也非常期待父母能够改变,只是他们对一个人改变的过程理解的不够深刻,我希望孩子们能明白,父母的成长也需要过程,所以我说:我知道大家都很希望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能够改变,但是我们父母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时间有限,这个话题不便在当时多作探讨,所以我简单做了总结:大家记得,在发生冲突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什么特别重要,我在第二个例子中同样再次演示了这个话题:

到底表达感受为什么很重要,我们从第二个例子再来看看:

同学借了你的笔 ,十多天也没还,当你想起来的时候,你心里不是不舒服啊?”

孩子们答:是”。

所以当你直接跟对方说:‘我的笔呢?’这时候对方感受到的是什么?”

孩子们答:责备”。

我说:对的,是责备,是一种质问的口气。当对方感受到被责备时,是不是他要保护自己啊?所以对方说‘我忘了’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

紧接着当你把一次性的失误,塑造成一个经常性的行为时,你说:‘你怎么总是借别人东西不还?’这时候对方会感受到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否定,被激怒了,当然就会和你发生冲突了。

那么换一种方式,表达感受,我们再来看看:

当别人借了你的东西,长时间不给你打招呼,你心里是不是会不舒服,觉得他不可信?”

孩子们答:是。”

我说:而影响了你的信任,对方知道不?”

孩子们:不知道。”

我说:所以我们真实的感受,要表达出来:‘同学,你十天前借了我的笔,现在还没有还给我,我心里挺不舒服的,但是我想你是不是忘记了?’

这时候对方关注的是你的感受,你的话让他体会到的是尊重,对吗?”

孩子们:是”。

我继续:对方会怎么回应你?他是不是也会向你表示歉意:‘哎呀,对不起我忘记了。’然后还给了你,或者‘对不起我丢了,我再赔你一支吧。’

不管他是还给你了,还是赔了一支给你,是不是他都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这个结果是不是你想要的?”

孩子们:是”。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你用尊重的态度对待他,最终的结果会带来问题的解决。和他人相处,我们需要留意关系的平衡。”

说到平衡呢,我这里准备了一个简易的自制天平。”

说着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天平,给大家演示:天平,大家都知道吧,两端重量一样,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那么放在我们的相处中,你骂了别人一句,这时候是不是意味着你在别人心里放了一块大石头啊?天平还平衡吗?”

孩子们摇头。

我用两个一角硬币放在天平的一个托盘里,表示天平失衡。

后来你想了想,觉得自己刚才说话的方式有些不妥,你主动向对方道了歉:‘对不起啊,同学,刚才我那句话说的有点儿重了,让你挺不舒服的吧,想想我自己确实不该那么说,请你原谅我可以吗?’

这时候你是不是承担了自己的责任啊?”我边说边在天平的另一端放了另外两枚硬币,天平恢复了平衡。

有的同学说了,别人骂我一句,那我骂他一句就好了嘛,我们来看看这时候天平还平衡不?

别人骂了你一句,相当于他给你这一端放了一块石头,你又骂了对方一句,相当于你给对方放了更重的一块石头,这时候天平还平衡吗?”

孩子们:不平衡了。”

那么接下来呢?你们每次都在对方心里放更重的石头,天平最终会怎么样啊?”

我一边说一边演示,孩子们大笑:天平坏了,烂了。”

我说:对的,只有在相处中注重关系的平衡,事情才好办,问题才能解决。很多时候,一个对不起就可以解决很多矛盾和问题。

但是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我明明知道是自己错了,可我就是不好意思向别人道歉?”

孩子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有个孩子直接站起来说,他从来没有这样的时候,每次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就会主动向对方道歉。

我及时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勇敢和智慧,并表示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勇敢的。

我告诉孩子们,不好意思向对方承认错误,往往是因为我们的自信心还需要提升。

紧接着,我问大家:大家想不想知道怎么样让自己不断提升自信,想不想知道这样的方法啊?”

孩子们回答想”是必然的。

大家每天来上学,放学回家,写作业,睡觉,看似每天都在重复,其实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会发现,我们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进步和优点,大家现在虽然都一样坐在教室里,但我相信在孙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大家将来都会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

每个成功者都有一些成功的习惯,如果大家从现在开始留意自己微小的进步,把这些进步都记录下来,不仅自信心可以慢慢提升,而且还可以为将来的成功积累一个好习惯。

比如,我们写作业的时长,昨天用了2个小时,今天用了1小时59分钟,这就是进步。”

大家笑。

我自己也是这个习惯的受益者,我虽然不是成功者,但是记录成功日志也有几年的时间了,每次遇到一些不舒服的,或者感觉困难的事情,我都会想着,这里面一定有我可以学到的东西,慢慢的,就不那么害怕困难和冲突了,大家想不想试试看啊?”

看着孩子们的眼神聚精会神,我有些感动,但是时间已经到了该做总结的时候了,毕竟只有短短的20分钟:

好了,孩子们,总结一下,我们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首先,一件看起来糟糕的事情,学会换个角度去看待,学会看到负面事件中有价值的一面。

其次,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发泄自己的不满,注意关系的平衡,记得这个小天平哦。

最后,我们学习了增加自信的方法,学会书写成功日记,每天关注自己的进步。

做到了这几点呀,我们就会慢慢变成一个小太阳,成为由内而外散发光芒,一个人见人爱的,能够影响和带动别人的人啦!

我们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我听到了雷鸣般的掌声,那掌声里,带着肯定,带着力量,让我有些感动,自信心也增加了很多。

我向老师和孩子们深鞠一躬,满足的离开了教室。

虽然觉得自己这次的演讲还是蛮成功的,但是第二天听到那位妈妈说孩子听了我的演讲后,回家跟妈妈说自己要进步,并且向妈妈道了歉,我还是挺惊讶的。

我想,之所以我的分享让孩子们的行为有了一些改善,也许是因为我给孩子们梳理了处理一件事的流程,具体演示给孩子们看了整个过程。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先要改变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相信每位父母通过自我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都能收获一个乐观自信,善于求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