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暴躁的王先生当了父亲之后不但没有缓和脾气,反而很容易打孩子。小宇每次犯错误时,王先生便用鞋底抽打孩子,想要用这种办法阻止孩子下一次犯错误。
有次小宇不小心将餐桌上的碗打翻碎了一地,还没等小宇弯腰捡碎片时,王先生就吼了一嗓子"你干什么,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接着上来就把小宇一顿骂,可小宇只是刚上一年级的小孩,心理承受能力那能经得住王先生的一再责骂,于是就哭了起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哭的声音比王先生的嗓门还大,王先生见状更是上火,就动手打了小宇...小宇挨打已经成了家中的常态,只要一犯错就会被打。
很快小宇期中考试成绩就下来了,班级倒数,王先生气不打一处来"我上学那会学习不好,也没跟你似的考个了班级倒数,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个笨蛋",拿着拖鞋就朝小宇的屁股打...后来王先生向老师了解了小宇在学校的情况,说小宇经常迟到,作业也不及时完成,成天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跟同学玩,王先生越听越上火,在学校里就当众辱骂小宇,小宇低着头一声不吭,回家之后又开始骂小宇。从很小的时候,小宇就被王先生不断地责骂,在幼儿园里也不跟小朋友玩,上了小学之后认识的新同学也不会跟他们交流,小宇变得自闭又孤僻。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多少父母信奉愚蠢的棍棒式教育”,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犯错就应该教训一顿,打一顿就好了,不然下次还是不张记性,还是会犯错误,可是家长都往往忽略了这对孩子心灵上和身体上的伤害有多大。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大孩子的危害,看完之后你还敢打孩子吗?
科学研究表明,常挨打的孩子在智商测试中的成绩要低于不挨打的孩子,在2~4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后者低5分。在5~9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不挨打的孩子低2.8分。 研究者表示,许多人或许认为,"棍棒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激励作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父母打孩子会给孩子造成身心创伤,会使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产生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孩子表现欠佳,认知能力难以得到发挥。
思考能力变弱,没有主见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打骂的时候,孩子的心理防线会变低,心理产生惧怕,被家长的打骂吓得不能去思考,时间久了,孩子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渐渐地没有主见,自己拿不定主意。
没有自信,变得自卑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打骂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的心上,面对家长的打骂,孩子就算是想要表现自己也会产生惧怕的心理,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这样状态会随着时间慢慢累积,孩子长大后就算想表达自己,但是也会产生怕自己做的不好,会被嫌弃被笑话的心理,逐渐的失去信心,在身边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和父母关系疏远经常的打骂孩子,在孩子心里面早就对你产生了距离感,会认为"我要做的不好你就会打我""一定是不喜欢我才会打我"等等的心理状态,孩子不愿意和你待在一起,更不敢和你呆在一起,因为和你待在一起你随时都有可能骂我打我,在孩子心里会怕你的,不愿意和你交流,不愿意和你诉说他的开心或者不开心,遇到了什么麻烦也不愿意告诉你,在你面前要乖乖的,不敢去惹你,久而久之,你也并不了解你的孩子,你只是看到孩子在你面前的表现,却不知道孩子心理真正想的,你们的关系也会疏远,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亲切感。
会让孩子产生报复心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关系一生的人物存在,你的做法可能无形之间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语言、动作、处理事情的态度、习惯等等。从小到大你对他的打骂已经在他心里产生了影响,造成了阴影,在孩子自己成家后有了自己的孩子,甚至也会对自己的孩子打骂,会认为"我的爸爸就是这样教育我的,现在我也这样教育你",甚至还可能产生报复心理,把对你的抱怨和不满,全都撒在孩子身上,就这样恶性循环。
性格孤僻在家长的打骂之下长大,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你上班被领导骂了一顿也会郁闷半天,更何况是个孩子呢,还是被爸爸妈妈打骂,有的孩子也会变得不爱与人交流,不想说话,甚至在你的影响下一言不合就动手,渐渐地没有人愿意跟你的孩子成为朋友,他会被孤立,自己又不愿意去表达。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性格孤僻,行为上也会与人有所不同。
其实啊,也并不是所有的经常挨打的孩子就会变成上面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小孩子也是这样,心理防线都是不一样的。
好的教育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即便是犯了错误,可解决的方法有很多,为什么偏偏选择打骂呢,好好的沟通,放下你的情绪,当然了,适当的动作教育也是可取的,这个也是值得每位家长去探索的,教育也是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