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宝宝说话比较早,就认为宝宝的智商会很高,而有的孩子说话比较晚,家长们就非常忧虑,怕孩子有什么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发育生长的时间是不同的,孩子个体之间会存在差异,只要确认孩子听力正常,没有智力问题或者其他疾病,说话早晚不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说话。
孩子说话晚的原因:1、早期输入少
孩子早期接受的信息就是不准确的,比如狼孩,由动物养大的孩子,只能发出嘶吼的叫声,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而是他们听到的输入的信息就是不标准,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没有。甚至是回到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都还接受不了人类的语言。
2、语言环境复杂
如果在孩子学习语言的初期接触过太多的语言,比如不同省份的方言,孩子接触语言太多的时候,在初期也会产生混乱,开口比较晚。
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正常标准的语言交流环境,而且说话要慢,清晰,只有可以理解的,才会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有效。
3、模仿对象少
如果孩子的家长很少与孩子互动,那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一定会比同龄孩子发育的晚。孩子的家长要能够随时随地跟孩子聊天。把孩子当做可以听得懂你的话的人去沟通。虽然他不会表达,但是他一定是能够听懂的。
4、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在孩子说话初期,发音吐字不清,不要觉得好笑,在孩子眼里他可能会觉得你在嘲笑他,孩子越来越不想开口说话。
孩子说话晚要如何引导:1、孩子说话问题要重视
如果发现孩子与同龄的孩子存在明显的差距,如一岁至二岁,仍没有任何语言表达,最简单叫爸爸妈妈都没有,那么就要去医院检查身体,先检查听力是否正常,以及生长发育是否迟缓。
2、良好的家庭氛围
营造良好氛围的家庭环境胜过任何早教课堂。1-3岁的孩子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很敏感,一个温馨而平和的家庭氛围对宝宝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也是孩子影响孩子开口说话的关键因素。
各位家长们一定要随时在家里有一个幸福美满快乐的心情,这样宝宝才能快乐起来并有愿意表达自己的愿望。如果家人间有矛盾或争吵时,宝宝内心是胆怯的,很久都不愿意说话。
3、多与孩子交流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语言导师,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都是手机控,陪伴孩子时的大多数时间也是只要不哭就让孩子自己玩。更有很多父母白天上班,晚上也不和孩子一起睡,由老人带孩子。
这就产生了两个很大的问题,一是亲子关系疏远,二是孩子缺乏安全感,这是导致孩子孤独和不喜欢说话的重要因素,所以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吧。
总的来说,只要是听力和智力没有问题,说话早晚并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陪伴、家庭氛围,希望大家都能够努力的帮助孩子健康快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