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希希育儿经小课堂,今天我来跟大家聊一聊小孩的思维能力是怎么发展的
小孩思维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动
作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0~3岁以前的小孩都是以动作思维为主,3~6岁的小孩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6~11岁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0~3岁以动作思维为主
3岁以前的小孩都是以动作思维为主,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小孩最初的动作往往是杂乱无章、漫无目的,以后会在不断地操作过程中了解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个1岁的小孩看到桌子上的娃娃,要拿可够不着,他一边叫一边无意识地抓桌布,结果娃娃随着桌布被拉过来了,小孩以后就借助动作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关系。3岁的小孩拍球时,开始是乱拍,不了解自己的动作与球弹跳的关系,经过学习和训练,他逐渐理解了其中的关系,学会了正确的拍球动作。
在这一时期,对小孩的动作、运动训练很重要,例如,训练小孩的爬行、滚翻、蹦跳、跳绳、拍球等平衡协调能力,以及捏橡皮泥、摆积木等活动,都有助于小孩的思维发展。相反,限制小孩的活动,只让小孩看电视、玩电动玩具、游戏机则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
3~6岁形象思维占优势,而3~6岁的小孩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猫的理解就是有四条腿,一条尾巴,身上有毛;他们不理解同样多的水装在细高杯子里与装在短粗杯子里还是一样的。
在做计算时用苹果来举例子,就容易理解,抽象地问他几加几等于多少就反应不过来了。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经验,丰富孩子的词汇,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比如,小孩见过了很多种动物,就会逐渐理解动物”的概念,在将水果”的概念灌输给孩子时,要让小孩理解水果包括苹果、香蕉、梨等许多种形式,让小孩在拆装玩具或积木时,理解平面与立体的关系;和小孩玩图片分类和比较的游戏,让小孩学会从具体中归纳和抽象;利用小孩的好奇心,经常向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和现象。
用提问方式让小孩多思考
经常提问
你要善于抓住时机,教育小孩多开动脑筋做算术。例如,当小孩要求你买一些小甜饼时,你就可以趁机提问题:你看,我买了四盒小甜饼,如果你和朋友每人吃了一盒,那么还能剩下几盒呢?”鼓励小孩自己得出答案,每次回答是否正确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小孩一步一步学习计算的过程。
当然,当小孩得出正确的答案时,你要给予鼓励,如果小孩得意地回答说还剩两盒,那么你最好把余下的两盒也给孩子,让他感觉到做对题目时的成就感。
要注意孩子提出的问题
当小孩爱提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周围的大人要跟小孩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大人们的积极主动对小孩影响很大。小孩大了以后,有的不爱向父母们提问题了,这时父母们应该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家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时,父母们应放下架子,向小孩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些做法,对发展小孩思维有好处。
单方面思考问题
3岁左右小孩大部分清醒时间都在询问他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他喜欢说为什么我必须做?”他非常关心你的答案,因此回答要简单切题。你不必充分解释,他不能理解这种推理,相反告诉他做某些事情因为这些事对你有好处”或你不会受伤”对他来说比详细的解释更有意义。
3岁左右小孩的推理仍然是单方面的。他不能从两个方面考虑问题,也不能解决同时需要他考虑多种因素的问题。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认识植物
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小孩认识各种植物,如父母和小孩一起欣赏盆栽时,告诉小孩哪些是植物的叶子;到户外玩耍时,给小孩介绍不同品种的花、草。还可以准备一些植物画册,空闲时和孩子欣赏绚丽的植物世界,并给孩子描述各种植物的形状,告诉小孩那些植物都生长在哪里,用来做什么的等。
在给小孩做介绍和描述时要注意小孩的反应,和孩子互动,不时地提问小孩,提起小孩的兴致。
反义词和对应词训练
日常生活中让小孩多积累各种词性的反义词和对应词,结合实物,让小孩理解并记住一些常用的反义词和对应词。
男—女,老—幼,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坏—好,宽—窄,前—后,上—下,左—右,黑—白,红色—绿色,方—圆,轻—重,新—旧,胖一一瘦,美一一丑,真一一假,动--静,热—冷,快—慢,坐—站,开一一关,哭一一笑,醒一一睡,拿一一放,举起一一放下,喜欢一一讨厌,勤劳—懒惰,陌生—熟悉,安全—危险,高兴—难过,表扬—批评。
父母要结合实际和具体的东西来教小孩理解反义词组,不能让他硬性背诵,如父母可拿出一大一小两个小球,告诉小孩这个大,这个小,大和小是反义词”,或通过讲故事,告诉小孩什么是勤劳和懒惰;平时还可以教小孩背诵反义词歌,如长对短,大对小,高对低”等。
等孩子掌握了一些反义词时,父母可和他进行比赛,说出一个词,让小孩说出它的反义词来。
游戏识字
准备一些识图卡,卡片上半部分是图片,下半部分是文字,把识图卡的图片和文字剪开,让
小孩把图片贴在相应的文字下面。
边玩边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小孩,如父母拿着西瓜”字卡,孩子面前有西瓜、香蕉、橘子三张图片,家长可以这样引导:你知道我是谁吗?我长得圆圆的,外面的衣服是绿色的,肚子里面是红色的,吃起来很甜的,是孩子最爱吃的”。
在给小孩这些暗示的时候,提示速度要慢一些,直到小孩把西瓜的图片找出来贴在文字下面。然后再强调西瓜”两个字。通过描述性语言的引导方式,促进了小孩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好啦,今天的希希育儿经就到这里结束啦,如果大家有其它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哟,我们下期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