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啥关系

阿元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所以有了孩子,就不能不管。于是就怎么教育孩子的问题去请教专家,专家给了我8 字箴言:始终如一,说到做到”。这让我想起了曾子。

战国时代,曾子的夫人偕女友要逛街购物,家里的孩子闻讯也要一同前往买玩具。一方面是因为带着孩子找不到逛街的快感,另一方面可能也考虑到买玩具还要花钱,(这里补充一下,曾子信奉他老师提倡的君子固穷”观念,所以不肯写点稿、额外办个辅导班之类的赚外快,所以曾家经济状况并不令人鼓舞。)所以曾夫人断然拒绝了孩子的同去请求。并顺嘴向孩子承诺,你如果不去,晚上妈妈给你做肉吃。

等曾夫人回家,孩子才发现上了一个大当,妈妈的手里连一点肉丝都看不见,于是继续以哭为武器大吵大闹。曾子回来后,问明情况,立刻操起杀猪刀就要到邻居家去借猪来杀。夫人大惊失色,说我不过是哄着他不要闹就是了,你怎么还真杀起猪来了。曾子说,如果孩子产生了可以随便骗人的观念,那么是一万头猪也换不回来了。结果真的借来头猪杀了。

也许在现代人眼里,为了说到做到,杀一口猪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但要知道曾子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候,孟子的七十可以食肉乃是最高理想。而从肉食者鄙”这句话里,也可以看出当时吃肉乃是做官者的特权之一。曾子的老师孔子就曾经因为没有分到祭祀用的胙肉,愤而辞官。所以说曾子杀一口猪,相当于工薪族请一百个人去香格里拉去吃一顿燕鲍翅,至少要花去曾子好几年的生活费用。

想到这个故事,是感觉到:始终如一,说到做到”这八个字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让孩子不闹、不哭,或者是能乖乖地干点什么事,往往是随口就答应孩子各种各样的要求,事情过去之后,便自己忘了”,当然更希望孩子也想不起来才好。

而你别看大人对待孩子没有办法,但说到孩子对待家长,那办法可是多的是。一家人吵不可开交,父亲制止了好几次也没用,最后他大声嚷道:到底谁是这个家的主人?我怎么做才能得到自己的权利?”4 岁的儿子向他建议:你只要大声哭就行了。”

除了又哭又闹、满地打滚这样的传统手段之外,说话之间也能把家长气的够呛。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一次母亲叫我起床:好孩子,该起来了,你听,公鸡都叫了好几遍了。”

在半梦半醒之间,我回了一句:公鸡叫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

等我长大了,抡到我见识同样场面。一天孩子妈上夜班,我儿子死活不想睡觉,故事也讲了,歌也唱了,脚也洗了,牙也刷了,我儿子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了,突然说:爸爸,给我一只苹果吧!”我说:孩子,这都十一点了,苹果已经睡觉了。”不,小的也许已睡了,但大的肯定没睡呢!”

当时是气的我摔门而出。

对此,教育学家的建议是,如果你提出了要求,就必须将约束进行到底,否则,就会给孩子一种误导: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但有时候教育的太成功也有问题,会造成一定的尴尬。有一次我想让孩子学绘画,就领儿子到一个画家家里去,这个画家拿出他画的苹果问我儿子是什么?我儿子认真地看了半天,说,屁股。我立刻不好意思了,打了孩子一下,说:你好好看看,这是屁股吗?儿子又看了一会,苦着脸对我说,爸爸,你再打我一下吧,我怎么看它怎么象屁股。

但这我觉得,这已经是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了,是人们所说的人情达练,是需要到社会上去专项学习的,和孩子的道德教育无关。

做为一个家长,还是应该教育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