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怎么破

【亲子教育,第13天】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怎么破?

家长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孩子不写作业,在那没完没了地看电视。

于是你火冒三丈:"不要老是看电视!赶紧写作业,写完赶紧睡觉!"

孩子晚上总是磨磨蹭蹭不肯睡觉,早上临出门的时候总是慌里慌张。

于是你气急败坏:"我不是跟你说了吗?让你早点儿准备好!早点准备好!"

"快起床!快吃早饭!"

"快去洗澡!洗完澡赶紧睡觉!"

你是不是从来没有哪一天,不对孩子说:"快快快!"

等孩子睡着了,我们有时候会反省自己。"从明天开始,不再催促孩子做这个做那个",然而等到第二天一早,又变成了老样子……

你可能会说,孩子像算盘珠子似的,拨一下动一下,所以我才唠叨个不停。孩子要是自觉去做,我也不会催促了。

孩子们却是越催越慢,再催就炸,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是需要有自我掌控感的,如果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在掌控之内,就会很有安全感,有掌控感和一切井然有序能够给人带来新生力量,会感觉生活饱满而幸福。

而不确定性就是失控,'被动废'是因为那件事情不是由自己推动。就像你是汽车的主驾驶,但是副驾驶给你踩下了刹车,那辆车并非由自己操控,因此就会失去掌控感,丧失积极性。"

原来,不是孩子磨蹭没有时间观念,而是家长的方法错了。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呢?

第一招:教孩子认识时间

每一个孩子都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所以他忙着关注所有没见过的或者是新奇的事物时,自然就觉得时间慢了,有时甚至是静止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2岁半到3岁左右,孩子才有了时间观念的模糊意识;到了6岁,大多数孩子任然不会认识表,对于具体时间有多长没有概念;7岁以后,才慢慢有了一点时间概念。

因此,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就要先给孩子时间,让他分清时间顺序,把控时间距离。

嫂子经常和5岁的小侄儿约定玩耍的时间。

"宝贝,再玩10分钟,咱们就不玩了。"

"好的,妈妈。"

约定时间到了,小侄儿嘴里虽然答应着,可手里的玩具却一点都没有放下的意思。

如果嫂子和他来硬的,他就撒泼打滚,哭闹不已。

有时候,孩子的拖延行为并不代表他贪玩,而是他们真的不能准确估算时间长短。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可一个小时究竟有多长,10分钟我们能做多少事?不少孩子真的没有概念。

闹钟可以让时间从抽象变为具体。我们在孩子玩耍的时间段内调好闹钟,然后在结束时用闹铃的方式提示孩子,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时间观念很好的方法。

不论是看电视玩玩具,还是看书写作业,我们都可以与孩子事先约定活动时间,并且当着孩子的面调好闹钟,告诉他闹铃响了就要停下,因为时间到了。

在约定好的时间段内,我们只需要做:忍住,别插嘴!忍住,别插手!让孩子成为这一时间段的真正管理者。

明‎天,将继续为大‎家揭晓‎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