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来确实像别人口中那样说得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从人出生的第一声哭声、第一次欢笑、第一场拥抱,众多的第一次汇集而成的所有喜怒哀乐便成了人生的意义。
有个问题或许在许多人的心中都存在的,就是大家谁也不想去承认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将来一直是个普通人的现实,难以接受的现实。都要想方设法,背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去一厢情愿认为孩子将来一定不是个普通人的美好愿望!

1
我身边接触的都是一些和我们一样年纪的家长。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努力的在工作。有一对夫妻他们家唯一个孩子刚上一年级,他们便有了新的想法,他们想让孩子去市里更好的学习环境的学校读初中。每天都是九点上班,十点才下班,就为了早点付得起市中心上千万学区房的首付钱,一直在拼了命的努力工作。
小孩留给年迈的奶奶看管,爷爷在自己小区物业公司做了一份保洁工作用来贴补家用,夏天的时候老人的背上总是大汗淋漓的。奶奶趁孙子上学了没有什么事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白天去小区附近捡纸皮卖,给孙子买零食吃。
我相信这家人肯定不久之后,一定能实现他们为孩子能有更好的学区房的愿望。我很敬佩他们一家人,敬佩父母的决心与努力、敬佩爷爷奶奶用行动的支持愿望的达成。

2
我有个邻居,他们很早就在这里买房,银行的贷款基本都还得差不多了。前几年他们就想送大宝上去市中心或更好的小学学校就读。他们想过,去市中心读的话,学区房对于他们来说代价太高,两夫妻收入也不是很高。
于是他们决定去个好点的私立学校上,可是怎么样才能进那所好的私立学校呢。他们四处打听,有所私立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如果幼儿园一直在那里读的话,就不需要从外面考进去,就直接升学就可以了,学费是一年十二万,家长们觉得划算,比在市中心花上千万才能读好的学校的话,这钱不算什么。他们果断的决定把读幼儿园中班的孩子送过去了。
这所学校离我们居住的地方有六公里,都是60岁的爷爷开车接送小孩上下学的。今年二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他们把二宝也送去那所学校的幼儿了。爷爷负责开车,奶奶负责在车上照看好两个孩子,两老人每天在六公里的路程中来回四次,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其中的辛劳。

3
以上两个故事还是在经济上比我们普通人好太多,并且有健康的爷爷奶奶帮忙接送孩子上下学,没有他们条件也没有老人帮忙的难道就不能过好日子了,显然不是的。
我自己就是没有他们那么好的条件,双方家里的老人都是农民,我们两夫妻都是用了十年时间外加上借了不少钱来凑一个偏远郊区的一个房子的首付款。
我们家两孩子没有报任何的兴趣班,还是吃饱饭要紧。别人都开玩笑说:你不报班肯定是家里有矿。”我到时希望家里有个矿,将来我那颜值普通的儿子能找个好婆娘也不错呀。
开玩笑归开玩笑,日子还是要红红火火的过起来。这么多年数都数得清出去吃了多少次饭,都是自己烧饭吃,第一个实惠,第二真的是健康。比如吧,你买斤牛里脊50元可以烧一大盘,孩子一天的营养应该不缺了。孩子爸爸上班晚上切好第二天中午带去公司的菜,切好后用保鲜膜包住放在冰箱,第二天早上起来花十分钟便炒好了他的午饭。
没有给孩子报兴趣班自然周末有太多的时间,我们一家四口便去郊外田野里抓青蛙、抓蚂蚱、抓知了、抓蝴蝶、抓屎壳郎,各种能抓的都尝试抓过。他们和我们小时候一样,晒的黝黑,心里没有任何烦忧,脸上布满了孩童本该有的笑容。

4
我有个初中的男同学,以前他被骗去做过传销,后来出来后,他开始学习做装修,虽然辛苦这份工作,但十年过去了,他完全变了一个人。
这些年间,他取了老婆,生了两个儿子,在家乡建了一栋大房子。
一个大男人每天都发好几条朋友圈,发装修的工地、发肉价上涨后自钓的红烧鱼、发自建房子的装修进展、发和老婆出去玩的地方、最多的是发和两个宝贝儿子的亲子游戏,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的,特别正能量,让人好生羡慕。
普通人或许看起来没有那么华丽,但他脸上的笑绝对是发自己内心的笑,笑声中许多人只能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才能去体会里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