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别把孩子养成没有创造力的书呆子,“想象商数”的培养不容忽视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涛涛很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就十分注重孩子智力方面的发展,在涛涛只有一岁的时候,就教涛涛数家里的各种玩具,餐具等。所以涛涛十分早的就对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爸爸妈妈戴着涛涛去逛街,涛涛看见一位妈妈推着婴儿车,突然发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妈妈回答道:"你是爸爸妈妈相爱生出来的呀。",涛涛又疑惑地问道:"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说1+1=2,可是妈妈和爸爸生出了我,那不是应该1+1=3吗?怎么不一样呢?"涛涛的这一问让爸爸妈妈哭笑不得。

这时妈妈灵机一动,想出了应对孩子问题的好办法,便语重心长的对涛涛说到:"涛涛,老师教的数学里的1+1=2没有错,你眼中的1+1=3也没有错,但大多数人只知道1+1=2,没想到你却发现了1+1=3,你真是太厉害了!",说完妈妈就把涛涛抱起来亲了一下。

如今涛涛已经逐渐长大了,凭借着优异的理科成绩顺利考入了名列前茅的大学,平日经常喜欢钻研一些数学问题,到这里足以见得妈妈当年的做法并没有对涛涛的数学方面的发展产生什么认知上的障碍,反而似乎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性潜力。

但其实生活之中,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知识方面,1就是1,2就是2。如果孩子提出像涛涛这样的问题毫无疑问会直接全盘否定,并且还坚定地告诉孩子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这种教科书知识才是正确的。

但这样的教育方式就一定是对的吗?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别把孩子养成没有创造力的书呆子,想象商数”的培养不容忽视

家长眼中只有"1+1=2"的世界

孩子因为年龄的原因,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待各种事物的看法天马行空,认知能力有限的他们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此时也是孩子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萌芽而生的黄金时期,如果家长们在这个阶段总是横加干涉,强行改变孩子的错误想法,殊不知久而久之重打击孩子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是错的,从而变得畏畏缩缩。

孩子强行纠正孩子的天马行空”,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影响:

缺乏自信与独立的思考能力

总是否定孩子的创造性话语,孩子会觉得说什么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长此以往孩子就比较明显的丧失自信心,逐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而且很多情况下当孩子提出的疑问被父母强行打压回去后,在只有"1+1=2"的世界中,孩子就缺失了自我理解和判断的机会,很可能就成了一个没有独立思考的"书呆子"。

变相造成性格偏差

经常被父母质疑的孩子在缺乏自信与得不到尊重的同时,在进入社会后也很容易接受不了挫折的打击。在外不敢发言讲话,被否定或者遭受不公时,也会选择忍气吞声,这样的孩子是很难茁壮成长的,变相造成性格上的偏差,因此很难有大的成就。

孩子眼中的"1+1=3"毫无意义吗?"想象商数"比你想的有意义

很多人认为,是否聪明是决定一个人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但是,聪明的人也并不是就一定有较高的创造力。事实上历史上很多成就显赫的伟人,他们本身的智商并不一定很高,甚至学习成绩都并不是很好,但是因为他们点子多、心思巧,遇到事情总能想到解决办法,并且拥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所以他们取得的成绩就会比一般人高出很多。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博士Scott Barry Kaufman博士认为:

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最终的人生理想的,绝对不仅仅只是依靠单纯的智商值,还包括一些非智力因素,例如积极饱满的热情,成长型的思维方式、坚定的意志力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想象力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想象力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好比"1+1=3",实际上,相比较智商而言,"想象商数"更能准确地预知孩子未来的学业是否能够成功,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家长务必要为孩子做的。

想象商数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商数"?善待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每个小孩子都是一本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每天都要问无数个"为什么"。很多家长会受不了孩子的"为什么"轰炸,对孩子表现出不耐烦,随便回答一下敷衍孩子,甚至责骂孩子"哪来那么多问题,没有为什么!"其实每个孩子年幼时提出的问题往往都听起来十分荒唐是很正常的。这些提问正是孩子思考的表现,家长要心平气和并且认真地对待。

所以,想培养孩子的"想象商数"首先要认可孩子提出的创造性问题,并给孩子耐心与科学地解答;另一方面则可以鼓励孩子对问题发散思考,得出更多答案。

想象商数

对孩子发散思维的肯定

在家里时,几乎每个孩子对棍棒类的东西就好比扫把,表现出特殊的喜爱。他们会把扫把当作金箍棒,把扫把当飞天扫帚等等行为。很多家长看到时都会叫孩子把扫把放下来,去玩自己该玩的玩具。但其实孩子对扫把如此花样多变的玩法正是他们发挥丰富想象力的表现。他们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发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用处,这就是创造性的表现。

除此之外,家长们对于孩子想象力丰富的图画、拼搭的东西和自编的故事等等,都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千万不要以为是孩子"不务正业"。引导他们从正确的思路上去想象和创造,告诉孩子创造也要与实际接近,与实际生活相符。

想象力

带领孩子接触新鲜事物

创造一个新事物的基础是想象力,但人的想象绝不是凭空而来的,一定要有丰富的生活实践才行。视野开阔与见多识广后的脑子才能积累丰富的表象,大脑里积累的表象多了,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历历在目,经过调整与改造就能产生新的想法,而这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创造。

所以孩子认识事物的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也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以产生新的想法。如果每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做数学背古诗,更多的只是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难以培养成拥有创新能力的人。

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去丰富孩子的生活从而开阔孩子的视野。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赏各种树木花卉,区分它们的异同,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让孩子看看各种各样的动物,分辨他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仰望蓝天上变幻多端浮动的白云;看看湖水的清澈波澜。让他领会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与神奇之处。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灵魂的眼睛,是创新的源泉,是一切新生事物最初的起点。"

孩子们有自己的"天马行空",我们这些作家长要做的就是把精彩的世界呈现给他们,而不是把我们大人口中所谓的大道理强加灌输给孩子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们的陪伴和教导,也正因为这样家长们需要为了孩子多多学习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避免孩子因为自己的教育错误而终生受到影响。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创造力是一种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想象商数"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想象商数

我是奶果妈妈,也是4岁孩子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