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和姑姑家的彤彤年龄一样大,她们两个还在一个班。彤彤学习很好,一到考试成绩出来后,她的妈妈总是教训妙妙:你看看彤彤,在看看你,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课外辅导班,你怎么就考这么点。”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在彤彤的光环下,妙妙在无形中有很大的压力。加上妈妈的高压”,妙妙有一天终于爆发了。她向妈妈哭诉:我受够了,姑姑每天陪着彤彤写作业,你陪我写过吗?……我也努力了,但是还是不行,我心里也很难过。妈妈,请问你知道吗?”
成绩还是作为评判孩子的一个重要标尺。父母在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攀比成绩的情况,进而让自己的心情受到影响。且如果父母不能克制自己,这种不愉快的心情很容易发泄到孩子身上。最终受伤害的永远是孩子,也破坏了亲子间的关系。

在亲子沟通中,父母假如能够懂得霍桑效应”,尊重、倾听孩子,然后给孩子提出正确的建议,可以避免很多矛盾。
一、什么是霍桑效应?霍桑工厂位于美国芝加哥,这个工厂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学家便在这个工厂进行了试验,他们不断地找一线生产者进行谈话。并耐心的倾听生产者心中对工厂的不满和意见,然后给予恰当的回应,同时,还引导生产者将负面情绪及时释放出来。在前后两年的时间,这个谈话差不多有两万次。结果发现:工厂的生产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这个试验结果就是霍桑效应”,从亲子沟通中来看,这个效应也非常适用。在孩子成长中,父母需要和孩子沟通。在沟通中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让孩子表达内心中的想法。唯有如此,父母才能了解孩子,帮助孩子。

(一)让孩子敞开心扉,愿意和父母沟通
在亲子沟通中,耐心倾听孩子,就是让孩子来说。父母能够静下心来,让孩子敞开心扉的表达,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真心关心他的,所以他更愿意和父母沟通。
(二)带给孩子正能量,更懂得理解父母
在孩子成长中,父母善于倾听孩子,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及时将心中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这样他们的心中永远向阳,他们也会更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孩子更加愿意在父母的引导下一起努力前行。
(三)知晓孩子的需求,可以恰当的回应
孩子在说的过程中,其实也将内心的需求表达出来。有的时候孩子表达的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但是父母如果能够认真听,总可以发现孩子的需求。知晓了孩子的需求,父母才能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去回应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得到恰当的回应,他们才会愿意信赖父母。

(一)将说的权利交给孩子
案例中妙妙妈妈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总是在负面情绪爆发中教育她。她的妈妈以为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妙妙心中也有很多委屈和不满,却总是没有机会说出来。时间长了,妈妈的心理失衡越来越严重。妙妙的压抑也同样如此。
苏拉的《非暴力沟通》中,特别强调沟通的关键在于双向交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充分给孩子说话的权利,让孩子大胆的将心中的困惑和不满说出来。这样可以让孩子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从而让积极的情绪影响他们。相反,父母用强硬的语言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则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接下来的交流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在孩子的眼里你是敌人”,而非可以信赖的朋友”。

(二)让爱成为交流的纽带
1.学会换位体会孩子心情
父母在倾听孩子的基础上,还需要站在孩子的视角感受他们的心情,然后与他们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考虑问题。感同身受”,在亲子交流中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情感变化和需求,进而父母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
妙妙妈妈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妙妙的压力,和的想法,她肯定不会选择用强硬的语言来伤害妙妙。
2.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孩子在特别失落,或者低谷的时候需要父母的爱,妙妙成绩不如彤彤,学校和家庭中已经让她感到了失落,甚至是沮丧。这时她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而不是责备。
父母在和孩子交流中,要懂得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身上的浓浓的爱意。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将身上的刺”收起来,放下戒备将自己交给父母。双方没有障碍了,才可以继续下去。

(三)让引导鼓励成为手段
罗森塔尔是美国哈佛大学知名的心理学家,他在1960年到一个学校,随机选择了18名学生。并告诉校长:经过权威科学检测,这些学生是高智商人才。”后来,经过对这些学生进行跟踪记录,发现他们一直在进步且还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即赞美和激励不仅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自信,同时还可以驱动一个人积极向上。
倾听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基础,也是父母了解孩子内心和获取孩子需求的必要途径。假如孩子说出来的都是负面语言,这表明他们的内心同样被负面情绪所困扰。这时,父母需要用正面语言去回应孩子。可以用肯定的眼神,温和的语气肯定孩子,尽快帮助孩子走出阴霾。同时,在孩子说的过程中父母要及时捕捉孩子的需求。然后,正确引导鼓励孩子,让孩子的需求能够得到恰当的满足。

总结
从霍桑效应来看,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需要做一个倾听者”。善于倾听的父母,要远远胜于独断专行的父母。那么,在养育孩子中如果遇到问题,不妨听听孩子的心声。也许,你会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