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儿子被妈妈教训后躲在角落里委屈又可爱的样子惹人疼

导语

1-2岁的宝宝其实是比较难带的。一方面,宝宝刚学会走路,会在家里乱跑,到了外面反而会让抱着;另一方面,孩子探索能力的提升,各种物品各种地方都是宝宝研究”的对象。所以,这个阶段,爸爸妈妈的陪伴很重要。当然,跟孩子讲道理是讲不通的,这就导致很多爸爸妈妈会情绪大爆发。

案例

英子是个1岁半的小宝宝,已经会走了,最近开始自己吃饭。并且坚决不会让妈妈喂饭。因为使用勺子和筷子难度太高,所以,英子每次吃饭刚开始好好地,到后面索性就直接上手了。每次英子妈妈看到满饭桌的狼藉,都会忍不住大吼英子一顿。

这天,英子吃饭,把所有的菜都抓到自己碗里,满手满桌子满脸都是饭和菜,妈妈再次生气,大吼大叫,并且这次妈妈用筷子打了英子的小手,宝宝委屈极了,开始跑到家里的某个角落里哭泣。

儿子被妈妈教训后躲在角落里委屈又可爱的样子惹人疼

英子妈妈看到这幅画面,刚才的生气也烟消云散了。拍下这一幕,并且每次看都会觉得好想笑。这真的是亲妈对待孩子的方式吗?英子也对自己做了反思,哄了孩子,并每次吃饭都做了调整,专门给孩子准备了一个菜盘,让她随便吃,随便弄,多脏多乱都不会再批评孩子。但会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勺子和筷子。

网友的评论

网友:根据幼儿发展规律呢,一岁孩子是潜意识的知道用手抓着吃的,没什么错的,2岁幼儿可以拿勺子自己吃,明白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了这种行为可以理解孩子,不过妈妈爱干净的习惯非常好!

网友:三岁跟他讲道理?前几天看专家说不需要讲道理,因为他会不听,要先共情再讲道理给他。

网友:孩子该打时候还得打,不能惯。但也不能打坏了

网友:想起儿子,怕挨揍,头钻床底下,屁股露在外面,像小猫

网友:孩子一犯错,根本控制不住情绪。本来生活里就有很多烦心事!

网友:逼迫孩子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做不好还惩罚,换你委屈不

写给家有1岁-2岁宝宝的妈妈们,应该怎么做?

1、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很难做到。这里分享大家一个我自己认为很有用地控制情绪的方法:深呼吸和数数。当看到孩子弄得满地狼藉时候,先不要生气,一边深呼吸一边数数,默念,他是我的亲儿子(闺女)不能生气!不能生气!不能生气!——我和儿子之所以能够很长时间内和平共处就是基于这个方法。这个还是我在某个心理学课程上学到的,还是蛮有帮助的。妈妈们可以试试看。

其实昨天晚上,我也跟儿子生气了。他要申请入团,问我要他之前获奖的奖状以及获奖时间等,我告知他:你的奖状应该自己收好,而不是每次有要找妈妈要。他就不开心嘟囔起来了,还撒娇卖萌地说:妈妈,爱你哦!帮儿子找找嘛!么么哒哦!——作为一个老母亲,我就心软了,本来想趁机教训他,结果还是乖乖给他找了。

英子

2、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很多妈妈只看到了表现:孩子把屋子弄乱了,孩子吃得满桌子都是,孩子总是乱丢东西……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原因的。比如孩子把屋子弄乱,他自己并不知道乱”是什么概念,他的动机可能就是想开心的玩,但不知道这种行为会给妈妈造成何种后果。包括孩子吃饭,因为手眼不协调等身体发展,以及使用工具的不熟练性,学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妈妈能看到背后的原因,相信就能对孩子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了。

深呼吸

总之,妈妈和孩子,角度不同,经历不同,结果不同。妈妈不能总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刚刚1岁多点的孩子。

​80后宝妈,坚信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大家可以关注我@晨儿妈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