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的能力与老师的指导能力高低成正比,是才能教育的条件 你认为教师应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

大家好,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怎样挑选良师。培养注意力。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其中只有一个女孩子慢腾腾地写着答案。她用了三分钟。虽然回答得没有错,但速度慢。作为一个2年级的学生虽然不能说她特别的慢,反正这个班里也算够慢的了。我注意观察了那孩子为什么慢的原因。弄清楚了,这是由于她精神集中的时间过短。作了20来道题就搁下笔,眺望着窗外的景色,或者是看其他学生作题的样子。然后再写了看,看了写,一—这样一来便用了3分钟。精神集中的时间长短与能力的高低成正比例的。——可以说这和指导拉小提琴是同样的道理。对这个女孩子需要培养她的集中注意力。这是培养能力所必要的。

孩子的能力与老师的指导能力高低成正比,是才能教育的条件

不能集中注意力,乍一看很象是没有干劲儿,但若再放任自流下去就关系到是否有干劲了,这一点是很清楚的。后来,她这个在2年级时还是个集中注意力差的女孩子,经过训练,结果当她上4年级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出色的、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了。在孩子们上4年级时的一天,任课老师打来电话说:我们让学生作算术答案,测验一下孩子们集中力的长短,请来看看吧。”我立刻去了学校。情况怎么样呢!在长达两个半小时里,全体学生还都在埋头写着答案呢。挑选良师,要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关系到指导老师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了。所谓孩子的能力是与指导老师的能力水平高低成正比的,这是才能教育的条件。能力成长与否,在于指导老师是否掌握了孩子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适当方法并适时地不断地加以指导,这是能力是否可以发展的关键。而且,到了青年时期,若要进一步提高能力,有一位好的导师就成为更加迫切的课题了。

你认为教师应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

我认为可能的话最好是亲自去选择,亲自拜师为宜。我在柏林听了克林格拉?科瓦尔德特的讲奏,他那高超的技艺打动了我的心,于是便下决心要拜克林格拉先生为师。我甚至厚着脸皮给以不收徒弟面闻名的克林格先生写了封信寄去,并拜访了他。因为我亲身感到别无选择”。也许是心诚所致,幸运的是我终于拜师于克林格拉先生,得以学习伟大艺术高尚的品德。凭借自己体验到的感动程度的高低亲自拜师学艺。—在这样的老师指导下学习不会懊悔,而且会百折不挠”地干下去。—自己的这种坚定信念是很重要的。

小提琴

头脑需要刺激,缺点不应娇。如果坦率地说,矫正缺点是不可能的。人的能力是从生下来那天起受客观上的各种影响而培养起来的。因此,作为缺点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客观形成的一种能力。既然是作为能力养成的,我认为要矫正是不可能的。缺点也好,优点也好,就如同我们现在再也不可能改变我们的过去一样,已固定存在于身上,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反省过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今后向新的、正确的方面努力。因此,与其说是矫正缺点,倒不如说是通过培养别的正确能力去超越它。同样道理,如果小孩子沾染上什么坏习惯。为了杜绝它,就要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假如那个恶习是在现实生活中经过100次的反复形成的话,那么相反的、良好的习惯、就要反复训练150次、200次,这样,孩子就养成了新的能力,并行使它。于是,恶习就自然消失了。在缺点很多的时候,就要考虑哪个缺点应该首先改变”,要集中注意这个最大的缺点,使其反复地去做,直到改变为止。改变了这个,再转向第2、第3个缺点。不要一下子指出全部缺点。这也不行,那不对。否则孩子就无所适从,搞不清该怎么办才好了。精神上的负担也就大了。然而,年令越小掌握新能力就越快。所以,缺点一旦意识到就应及时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能力。这是必要的。

注意力

听其自然会怎么样?,从小就教授知识刺激大脑,这对脑子是有害的。一说这话的人的确减少了。孩子还是随他们的便,听其自然的好”,这种想法是根深蒂固的。因为至今有的专家学者,也还是这么主张的。因为那样做大人省心,孩子也高兴”。有这种错误想法的懒家长,也不是没有的。如果不要从小就刺激大脑为好的话,那么还是先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看看吧:把孩子放在一个没有声音、什么也看不见,没有刺激的四面白墙的屋子里,与外界隔绝,保护他不受外界刺激。就这样让他长到6岁,恐怕就成了一个不可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如果所谓放任不管好”意味着不唠唠叨叨地说,不申斥,而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自由玩耍的环境更好些,那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是什么也不干的好”,那就不象话了。

听其自然

手如果不使用,手的发育就停止了。同样,大脑也是不用就停止发达的,少用多少就停止发达多少。这是理所当然的。手的运动就是脑的运动人身体的各个部分不是各自分别独立地、自由发挥其功能的,不用说,一切都受大脑制约。不过,这个普通道理也很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尽做些蠢事。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在爱知县一个叫起”的地方的某衣料公司,我曾应那里经理的要求去讲演过。当时,从经理那里听到这样的谈话:我的公司里有30名手脚不麻利的工人。尽管他们本人都是拼命地在干,但效率就是上不去。因此很作难。用铃木先生的才能教育的观点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当时我立刻就明白了。于是就这样回答说:经理您说的手脚不麻利,其实并不是手脚不麻利,而是脑子慢的缘故,难道不是吗?刚才在公司里参观过的地方有4、5个乒乓球台子,让那些人打乒乓球看看怎么样?每天工作提前一小时结束,让水平高的人来指导指导。”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