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很懂事,很听话,家长却说“我很担心”,怎么回事?

有家长在网上提问我家孩子很安静,也很懂事,从来就不会惹我生气,可是唯一让我担心的是她不喜欢交朋友,这该怎么办?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呀?”

其实,孩子不愿意主动和同龄人交往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因为生病了才这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他们不愿意交友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原因,二是个性原因,三是沟通能力原因。

孩子很懂事,很听话,家长却说我很担心”,怎么回事?

胆小而缺乏自信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总是强调孩子的弱势,说孩子不会交往、胆小”等。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并对他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其实孩子本来没有父母想象的那般胆怯,在父母不断地责备下,反而会变得愈发退缩不前。

解决方法:

要能及时看到孩子的优势和每一点进步,并用鼓励的话语传达给孩子,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缺乏安全感

有的父母总担心孩子在外面会吃亏,以至于对他们过度保护,造成孩子性格唯唯诺诺。

解决方法:

我们首先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和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父母要放下自己对孩子的过度焦虑,减少对孩子的溺爱,放手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动手做事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壮壮胆

缺乏交往动机

有些孩子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会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他玩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交往动机不足。

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着儿童游戏。当孩子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孩子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解决方法

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

有些孩子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解决方法:

对于这类问题,父母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父母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孩子壮壮胆”,当孩子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父母就可以撤了。

与同伴交往

恩诺教育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性格,并进行正向引导。孩子终究是要面对社会的,父母再怎么保护也都是有限制的。因此,父母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孩子的事情,并且要积极地去引导孩子正确的社交,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给孩子足够的尊重,让孩子找到合适的方法,打开社交的大门,这才能让孩子的朋友真正的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