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也都有表达情绪的权利.大人舒缓情绪的方法很多,但对于孩子来说,哭就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他们只会用哭来表达不满.
孩子一哭,我们的口头禅就是:别哭,结果孩子越哭越厉害.孩子哭了,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抱抱孩子,接纳他的情绪.说出他的情绪,比如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
等孩子情绪平稳了,再说道理.别说孩子了,大人在情绪崩溃的时候也听不进去道理吧.
打孩子是下下策,一般都上手要打了,就说明自己情绪也是愤怒了,这样容易失去理智下手重了.孩子本就是弱势的一方,我们靠武力取胜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吧.体罚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孩子只是一时吓住了,但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的一巴掌会把孩子的安全感打的荡然无存.
看过一本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面提到一种育儿方法,情感引导.
什么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具体方法建议看看书.
其实我们都知道打孩子不对,为什么还忍不住?知易行难,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们都是边走边修行,只要我们牢记初心: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我们愿意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行为就不会偏离太远.
小孩爱哭有个时间段,过了这个时间段就好了,让他哭累了他就不哭了,不用去哄,
多和孩子沟通 了解孩子的天性和爱好
多么大的小孩啊,太小的不能打。等到孩子懂事了还哭,就要教育了,真的没办法也可以打两下,吓吓他,但是不能真的打孩子啊。
###首先要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啊,孩子哭有很多原因的,有的是因为受委屈了,有的是因为撒娇什么的,但是大部分孩子爱哭都是一种求关注”的表现,表明家长对孩子的情绪的关注度不高,孩子有被忽略的感觉(注意,是情绪被忽略了,或者不被理解了,不一定是身体。)所以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先去问问父母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有这种被忽略或者不被理解的感觉了。是引导方式有问题还是说父母的工作比较忙,或者真实说父母相处关系不融洽什么的等等等等原因。
分析好原因之后就好下手了,剩下的就像做实验一样。拿出其中一个来做一下例子:比如孩子爱哭是因为父母性格比较粗糙,不太懂的孩子心理。所以教育孩子比较粗暴,不懂得适当引导。在孩子需要心理安慰的时候予以打击(比如孩子在学校因为玩游戏不小心把其他小朋友打伤,父母弄清楚是自家孩子的错的时候立刻打骂孩子,或者表示出生气不理孩子,孩子会受打击,很多孩子会选择哭来引起家长注意和宣泄自己的委屈),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多换位思考一下,从孩子爱玩的天性去考虑问题,不能从自己期望值为基础去要求孩子处理好这件事情。换位思考之后,安慰孩子,然后告诉孩子哭的话是妈妈是不知道他想说什么,鼓励孩子自己说出来,然后告诉孩子,妈妈一直很爱他,然后再进行鼓励他去弥补一下,下次做好一点就没问题,其中要参加一些奖励政策的话孩子会更喜欢。
爸爸去哪儿里面有一种方法叫冷处理法,就是让他哭,让他自己去明白哭没办法解决问题,也可以借鉴一下,不过这种方法的运用要分情况,对于一些试图通过哭泣掩盖自己恶意伤害或者破坏行为,转移家长注意力的孩子来说,可以用。但是如果孩子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企图引起注意,结果还被父母冷处理的话,那么容易造成孩子潜意识的安全感缺失,最后造成性格缺陷。
孩子哭是有情绪问题,首先要共情,接纳孩子的情绪。试着重复孩子遇到的问题,孩子发现你看到了她的需求,很快就会不哭了
然后启发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既解决了哭闹问题,又启发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肯定不能孩子一哭就打 这样对她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的,我家的我是这样做的 她要哭就让她哭个够 把她晾一边不理她 等她哭够了累了自然就会主动找妈妈 随后你就可以和她讲道理 为什么在她哭的时候不理他 因为什么原因她哭 哭能解决问题吗?可能一些孩子太小她不知道如何回答 但起码她听了会有思考过 妈妈问我的这些问题!下次你可以试试这样!
###我觉得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