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冬季来临,哪些儿科疾病需要宝宝预防呢?

1

流行性感冒


特点:突然发高烧,婴幼儿有可能发生并发症。

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是具有强感染力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在秋冬多发。与感冒相比,高烧等症状更加严重,如果是小宝宝感染了流行性感冒,除了会伴有呕吐、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外,引起脑病等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比较高,所以大人要注意避免从户外病菌回来,可以选择到家之后,先洗手换衣再抱宝宝哦。


和普通感冒一样,流感的主要症状是发烧、流鼻涕、咽喉痛、咳嗽等,由于38度以上高烧,有时也会有身体疲乏、肌肉疼、头疼、情绪不佳、拒绝进食(吃不下母乳或牛奶等)等症状。流感多发时期,及时发现宝宝稍微有点不正常,最好要就医面诊下。


家庭护理要点

在家静养,随时补充充足水分,注意房间的换气和湿度,重要的是预防感染。当宝宝体温上升怕热时,不要过于保暖捂热,而是要帮宝宝脱掉一件衣服散热。由于发热导致水分不足,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室内也要注意换气,保持湿度50%-70%,便于痰和鼻涕分泌物排出。


也可以通过医生的诊断给孩子使用抗感冒药物。一般除了为缓解痰和鼻涕、发热等症状开的药之外,还有退热用的退热药,以及咽喉因细菌二次感染红肿的药物。


提前接种预防流感的疫苗。就算接种之后,还是不小心感染感冒了,但不适症状也会有所减轻。

2

疱疹性咽峡炎


特点:夏秋换季流行的一种多见于婴幼儿的疾病伴随突发性的高热、咽喉处出现水疱等情况。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由于病毒有很多种,所以会反复引发该类疾病。症状为突发性的39-40度的高烧、咽峡处出现数个至数十个很少的水疱、周围组织发红。水疱初期为1毫米左右,两到三日后增大到三毫米,水疱破后会有黄色溃疡组织。

因为有刺痛感,婴儿容易出现情绪不稳的情况。同时,由于宝宝吞咽唾液困难,会出现涎水增多的情况,过敏的孩子也会出现呕吐的症状。治疗后体温会在两三天后下降,溃疡会在一周左右痊愈。

家庭护理要点

补水,防脱水,必要时遵医嘱给孩子服用退烧药。虽然出高烧和咽喉疼痛外并无其他症状,但如果孩子出现不愿意喝水或吃奶的情况,也易引发脱水的危险,这个时候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应变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如果持续高烧带来身体不适,可在必要时遵医嘱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服用退烧药后,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咽喉部位疼痛感,就可以趁机给孩子喝些水、喂些食物了。


3

轮状病毒腹泻


特点:以突然剧烈的呕吐及气味酸且发白的稀水便便为主要特征,有时还伴有发热的情况。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说是秋冬腹泻的代表。轮状病毒腹泻以突然剧烈呕吐及每天5-10次大便,大便为气味酸臭、发白的稀水便便为主要特征,也有不呕吐只腹泻的情况。


这种症状一般会持续四五天,长的话会持续一周。有时会有一两天伴有发热症状。主要发生于0-4岁的孩子,其中1-2岁小宝宝尤其易发。一般宝宝越小,症状越严重。由于它比普通腹泻严重且容易发生脱水,所以要尽早就医治疗。


家庭护理要点

及时补水,勤洗屁股。腹泻最怕的就是引起脱水,所以即使呕吐时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在其他时间也需要经常性一点一点地补充水分,温开水或液盐都可以。呕吐一般1天左右就可以得到控制,但如果脱水严重,宝宝脸色灰白,就要尽早就医治疗了,或是输液或是住院观察等。另外,因为腹泻的便便不容易擦拭,容易引起尿布疹,所以宝宝腹泻后,需要用水或湿巾给他冲洗小屁屁。


还有一个经常被我们忽视的护理要点就是:妈妈照顾完宝宝之后,也要记得勤洗手哦。因为呕吐物唾液里含有轮状病毒,所以妈妈在接触这些东西之后也要用香皂或洗手液仔细洗洗手哦,防止二次感染。

来源:宣传科:颜硕 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