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懒”家长带出聪明娃

你听说过十分钟能读十万字的量子读书法”吗?

量子读书法”,这是自近两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广为流行的一门培训课程。培训机构号称通过短短十几堂课的培训,就能让孩子的大脑得到开发、十分钟就读完一本十万字左右的书,甚至掌握超能力、达到蒙眼识字”和闭眼读书”的效果。

不少家长怀着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缴纳了高额的培训费用将孩子送去变聪明”。结果呢?事实证明,所谓量子读书法”的这一班没有任何教学资质的讲师们教给学生的只是演戏”和如何骗家长”。

于是人们说:瞧,中国的家长真好骗!”

话说得实在是有些偏激。其实这些家长们也只是被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殷切期望遮闭了双眼。

不过话说回来,培养聪明娃”根本不需要参加什么培训班。只要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加以锻炼、培养,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颗最强大脑”。

做爱玩”的家长

推理故事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拼图、积木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职业(角色)扮演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不同的游戏可以锻炼不同的能力。与孩子一起游戏,家长越爱玩”,孩子越聪明。

不少家长和学生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最刻苦的学生往往不是成绩最好的,优秀的学生不仅会学,更会玩。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功”。锋利的柴刀才能砍得多,聪明的脑瓜才能学得更好。刀是磨出来的,而后者是玩出来的。

当然了,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理由如下:一、家长和孩子一起游戏时所产生的竞争可以大大助推孩子的进步;二、家长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更深入更直观地探索自身多方面能力而非仅仅浮于游戏乐趣性”这一表面;三、家长可以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游戏……除此之外,它对亲子关系的巩固、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最强大脑》这个节目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过。你且看选手们之间进行的各种高难度的、激烈的比赛,不也就是数独填字、拼图积木、舒尔特方格等等这些游戏的升级版”吗?

做家里的甩手掌柜”

中国有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什么呢?穷苦人家的大人忙于劳作赚钱养家,孩子自然就要小小年纪担负起做家务的重任。多做事,自然多知事、多懂事。

那现在呢?人们都富裕了起来,自然不需要家里的孩子从小辛苦劳动。但是却依然可以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条件——做一个懒”家长,把一部分家务分担给孩子做;做一个懒”家长,遇到问题让孩子动脑筋想办法;做一个懒”家长,让孩子多帮帮自己”。

聪明孩子是锻炼出来的,笨孩子是惯出来的。

近年来很火爆的体适能训练收到幼少儿家长的格外青睐,它对孩子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身体协调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实如果你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体适能训练的课程的内容说白了就是带着孩子进行身体和四肢的活动和锻炼。

家长们在家里让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务活动更是不让孩子碰,却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到培训班里参加活动。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网络上流传的一个笑话——城里人真奇怪:出门打车,乘电梯上七楼,然后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懒”家长才能带出聪明娃。一方面要通过家长的懒”给予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家长们还要勤于为孩子创造机会。

机会越多,成长越大。这才是聪明孩子养成攻略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