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文明的今天,近视似乎成为了当代人的一种通病,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戴上了近视眼镜。刚开始踏进课堂,就得戴着一副眼镜,活动起来十分不方便。因为用眼越来越容易过度,近视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夫妻,如果其中一方是近视的话,非常担心会遗传给孩子。

在大部分人的思维中认为爸爸近视+妈妈近视=孩子近视”,这句话是不完全正确的。近视也称短视,指只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对于正常视力而言,当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后,会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如此便能看清物体,但是对于近视而言,平行光线的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像。

从医学角度出发,近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单纯性近视眼,一种为病理性近视眼。如果是由于后天因素造成的近视,那就被称为单纯性近视眼,这种近视遗传给后代的概率较小。
如果存在先天性因素,再加上后天的影响所造成的高度近视,并且存在玻璃体漂浮物和液化、黄斑、网膜脉络膜变性等眼部问题的称作病理性近视。它会使眼轴不可逆地增长,因此遗传给后代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为什么如果是病理性近视眼会有很大遗传几率呢?主要是因为近视属于染色体遗传病,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如果父母均携带致病基因,那么孩子患病的几率就会增大。据医学调查显示,如果父母均为高度近视,那么遗传给孩子的几率在40%左右;如果其中一方为高度近视,遗传概率会降到20%;若双方都为低度近视,遗传的几率会很小。

有研究表明,在有遗传近视家族史的100例儿童中,67%是在10岁以前发病的。专家从诊治的上千份病历统计中观察到:儿童在5~10岁发生近视、散光的,他们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多有近视、弱视、散光等眼病。后天近视一般低于600度,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
因此,如果父母都是近视的话,比不近视的父母遗传给后代的概率要大很多;如果父母不是高度近视的话,一般在300度左右,那么也不用过度担心会遗传给孩子。

不过,众所周知,近视是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算孩子先天条件再好,如果后天不好好保护眼睛的话,也很容易近视。与其我们在杞人忧天不如落实到行动上,那你知道哪些因素会造成孩子近视吗?
1.早产儿童
除了父母都是近视可能会遗传给孩子外,如果在怀孕阶段出现了胎儿缺氧,或者导致早产的话,孩子患近视的概率也会增高。
2.不注意用眼卫生
在孩子出生后,如果用眼不健康的话,更加容易得近视眼,例如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看书姿势不正确等等。另外,如果孩子平时缺乏锻炼,或者饮食习惯不好的话,也会增加患近视眼的概率。
3.饮食不良
特别是一些严重偏食,饮食不健康,不爱吃蔬菜、水果的孩子。体内一旦缺乏了维生素的摄入,便不能很好的改善眼部疲劳和眼部干涩等问题,如果这时候再用眼过度的话,也会增加患近视的风险。

孩子好,才是真的好。那么我们在担心的同时,应该如何预防近视呢?我们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预防。
1.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少看电子产品,使用正确的距离和姿势看书写字,多参加室外活动。以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达到营养均衡。
2. 学习的照明度、光线等都要注意,不能太强或者太弱。看书写字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大约40分钟就要站起来休息,远眺;看书写字的姿势也该注意,不要躺着;休息的间歇做做眼保健操。
3. 在饮食上,很多孩子从小就难以接受胡萝卜的味道,然而这种食物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它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而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调节眼部疲劳等问题,达到预防近视的效果。
让孩子的眼睛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和共同的责任。不要因为自己有近视而去有太大压力去揣测自己的孩子,任何事情都事在人为,只有做好自己该做的,才有可能收获想要的结果。在近视方面,家长要有清晰的认知,不能盲目的道听途说,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去真正落实对于孩子眼睛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