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的水彩笔在哪里,怎么找不到了?
妈妈,我的手工剪刀在哪里?
妈妈,我的红色的橡皮找不到了,怎么办?
妈妈,我的彩色的卡纸放在那里了?
妈妈, 上次我吃的饼干还剩半袋找不到了?
这些场景,你的日常是不是也经常遇到,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各种找不到东西,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是充当侦探的角色,孩子一旦东西找不到了就马上出动去给孩子找,找到之后还不忘挖苦一句孩子,怎么这么粗心哦,以后再找不到东西不要问我了”。嗯,孩子笑嘻嘻的点点头,然后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找不到东西仍旧是妈妈,妈妈叫个不停。

痛定思痛,决心改变。
1、不改变的危害
我不是孩子的保姆,不能一直在孩子屁股后面帮助孩子找这个找那个,另外就是孩子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孩子也是培养不起来好习惯的,因为生活毕竟是孩子自己的,我也不能跟着孩子一辈子。
2、找东西费时间,找不到自己和孩子的情绪都不好
找东西的确实很费时间,很多的时候你一边找,孩子一边在旁边的哽咽,听着真的很心烦,并且很多的时候不是找就能找到,如果找不到刚好又急用的时候,真的很烦燥。

3、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虽然找不到东西的时候孩子偶尔也会伤心一小会儿,但是找到了之后就会喜笑颜开,但是下次还是犯同样的错误,东西乱丢乱放,找不到的时候孩子还会怨我,本来就是自己的责任,自己不负责任不说,还怪其他人,是不是我做的太多把孩子的责任大包大揽了过来,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方法策略篇:1、收纳盒收纳袋收纳场地准备好
我分析了一下孩子找东西一般都是在哪里,找的东西无外乎三种,吃的、玩的、用的,穿的衣服从来不乱找,因为她自己有一个小衣柜,自己知道衣服就放到衣柜里面。孩子是有收纳意识的,只是平时被勤劳”的妈妈忽略了。那么就吃的的制定放到一个地方,玩的制定放到一个地方,用的放一个地方。
第一步带着孩子去买收纳工具,选择自己喜欢的收纳箱,收纳袋。孩子参与才可以让事情顺利的进行。
第二步回来之后根据收纳盒的位置,重新摆放家里的家具位置,将收纳盒放置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而且防止的位置高低要根据孩子的身高来安放。
第三步收纳盒上写上提示语,告诉孩子玩完用完吃完及时归位。

2、自己的东西自己负责
准备东西都准备好了,刚开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的,但是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当孩子找不到东西的时候偷偷给一点小暗示,并且告诉孩子你似乎在那里看到过,并且听收纳盒说,这个东西彻夜未归哦,这个时候请孩子来当小侦探,帮助寻找失踪的宝贝,这样故事的转嫁方法,让孩子抵触情绪不是那么多,并且还是愿意配合去寻找的。
即使找不到了,那么就让孩子长一个小小的教训,以后她就知道了。

3、学会逐渐的放权享受无为而治的生活
妈妈这个时候只有两件事,编故事-谁谁谁走失了,热心群众提供线索,在那里见过,呼叫小侦探。
另外一种就是用游戏化思维,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静待花开!
找不到不着急,提供线索,如果线索中断了,那么就让孩子承受自然惩罚的结果,给孩子做好记录告诉孩子,本周有几次寻宝失败,以后要多注意哦!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过程,做智慧父母,养育智慧孩子,一直在路上等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