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我不玩了”,孩子玩游戏总是“输不起”,父母要谨防孩子没风度

文丨图图爸爸

平常我们在和别人的相处过程之中,总是会利用游戏来缓和大家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却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情绪。

特别是在争输赢的时候,作为输的一方,内心表现出来不满,有些时候还会以大发脾气,大声哭闹的方式来应对输赢,这种情况其实就展现出来孩子内心的想法。

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后,父母应该考虑如何进行纠正,而不是过度的安慰孩子的行为,甚至助推他们之后,也会有这样行为的出现,毕竟如果孩子经常玩游戏输不起,只会被别人说没风度。

前几天孩子幼儿园上学回来后说了这样一件事情,他说下午的时候,大家都在一起踢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一下子哭了。

而此时对方刚好把球踢进了,所以明明这样的哭了就暗示他对别人的胜利有些不满。之后大家看到明明这么伤心就说不然再来玩一场吧,可是明明当即就表示:我再也不想玩了,我也不愿意和你们玩”。

出现这样的情况,小朋友们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最重要的是明明的缺赛让其他小朋友也不能一起玩,毕竟比赛是有规定人数的。

说到这,儿子表示非常的愤怒,还说明明真是一个没风度的人,以后再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了。

听到儿子所说的事情,我就想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一些人。确实有一部分人玩游戏总是输不起”,甚至会利用一些威胁别人的话语来应对,这些问题彰显了自己的素养。

如果细细观察的话,我们也会发现自家孩子也有这样的情形,那么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受了委屈,而是应该从多方面思考,是不是自家孩子确实做错了事情?

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显得有些不负责任,或者没有家教没有教养呢?当然,或许孩子玩不起,比赛时输不起的行为,不至于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但也需要父母进行纠正。

01孩子输掉游戏,总是玩不起,是一种心理方面的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输不起这种情形是非常常见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象过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呢?

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输不起的情形主要和心理问题有关。有一部分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夸赞,所以十分争强好胜,在比赛中就会用尽全力。

但是有些时候,就是因为这种全力以赴的心态导致自己输掉比赛,这时候内心的不满也会越来越明显,有种输不起”的感觉,而这也暗示了孩子的竞争意识比较强。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孩子其实是内心自卑的表现,担心因为自己的软弱被别人嘲笑。

所以这也暗示了他们内心当中对于自己的认可度是比较低的,总是希望别人的称赞能带给他们更多的鼓励。

还有一部分孩子确实嫉妒心比较强,所以内心对于胜利的欲望也会更加的强烈。

02孩子输不起会影响个人的成长

实际上不管怎么说,当孩子出现输不起的性格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进行纠正。毕竟大部分输不起的孩子,他们很有可能出现以下问题,从而影响到个人的成长。

1)影响心理健康

就像我们上面所分析到的,一般输不起的孩子,他们内心的嫉妒心、好胜心、自卑心理是非常强烈的。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心境下,那么他有可能对成绩过度的敏感,过度的考虑别人的想法,甚至担心因为别人的评价会给自己其带来一定的影响。

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会被情绪伤害,相信父母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这样的情绪主导,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一定的纠正,让他们心理更加健全。

2)影响孩子交友

如果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玩不起的孩子,那么内心一定是很无奈的。毕竟刚好在玩游戏,却是因为过于看重输赢,而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内心也会表现出来极大的不满,让双方都感到很无奈。

为了避免下次因为输赢导致这样情况继续出现,那么孩子们也会抱团,而不愿意去和这种输不起的孩子玩耍。

久而久之,别人也不愿意和他交朋友,那么这对于孩子的交友也是非常不利的,甚至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孤僻。

3)影响孩子个人认知

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楚的得知大部分输不起的孩子,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反而还会埋怨别人。

长时间如此,孩子就会变得认不清自己,那么就有可能让他们在很多事情当中不懂得是非曲直,而只顾着将身上所存在的问题推卸于别人,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并不利。

毕竟这次玩的是一个游戏,等到下次的时候,可能就是在学习和工作上的竞争,不管怎么说都是不太好的,所以,父母要及时的帮助孩子纠正。

03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父母就要意识到自家孩子的行为,谨防输不起”性格

我们总是在说孩子输不起,大部分人所想到的也仅仅只是孩子因为输赢而大发脾气。实际上除了这件事情之外,以下几个方面也表现出来孩子这种输不起的性格,作为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苗头,就应该进行纠正。

孩子一旦赢得比赛之后,就喜欢过分的吹嘘自己,甚至有炫耀欲望,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也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有一部分孩子还会在赢得比赛之后,去嘲讽讽刺输掉比赛的人,比如说批评别人骂人或者喝倒彩。

孩子输掉比赛之后,直接去指责别人,而不愿意认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跟无奈的是,有些时候还会在比赛没有结束就直接退出比赛,影响到比赛的继续进行。

一旦输掉比赛之后,直接情绪大变脸上也会有一定的变化,耷拉着。看到这样的脸色,周围人群也会不太开心影响到整体氛围。

除此之外,很有可能表现出来,不愿意去让别人赢得比赛的情绪,比如说不愿意去恭贺别人。

04作为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些行为,需要尽快的纠正

①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比赛时非常的坦荡,为什么自家孩子有这样的情绪?其实是有原因的。

刚开始孩子并不懂得什么叫输不起”,他们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对身边的人进行了模仿,才有这种行为出现的,孩子一旦有这种坏榜样,也会有模有样的学习。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家长其实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时候强调输赢,以及个人的表现,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心境。

而更加想让自己成为比较优秀的人,还有一部分孩子本身的竞争力就比较强大,所以在和其他人进行玩耍交流的过程之中必须排出次序。

这种孩子想要出风头的欲望,可能非常的让家长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存在于他们的身上。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选择对症下药”。

②给孩子传输比较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和其他人进行竞争的时候,大部分的父母总是会问,你是赢了还是输了?这次考的是不是第1名?考了多少分?

大部分孩子听完这种话语之后,一旦得知自己输掉,内心就会十分的尴尬,所以他们内心对于输赢的追求比较强烈。

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自己输掉,就会极力的排斥。那么我们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应该学会说话的窍门,不要过分的追求这种错误价值观的传输,这样只会让孩子对不起!

③明确表示孩子的某种行为是输不起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甚至有些时候内心就是这样的想法,但是却不会对他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评判。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为父母就应该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输不起的表现,会对他们个人的成长造成那样的影响?

久而久之孩子在这样的情况批判之下,也会明白有些事情需要拒绝。特别是一些孩子在中途比赛中突然退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输不起的行为,父母必须进行引导。

★结语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之中,我们会发现他们面对同一件事情都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孩子差不多婴幼儿时期,其实对于输赢的意识并不太强烈,但是等到了上学之后,接触到其他人群这种竞争的意识就比较明显,青春期之后内心的竞争意识就更加强烈,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输不起的情绪就越来越多。

我们在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就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如果一味的在比赛当中存在输不起的情形,那么对于孩子个人的成长,以及交友非常不利,所以父母一定要及时的纠正孩子这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