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柠檬妈妈育儿(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华华今年六岁了,刚进入小学生活。
每天放学之后,都是华华家最热闹的时刻。楼上楼下的邻居都能听到从华华家冒出的尖叫声:
华华,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华华,你看看几点了?你的作业还是一点没写!”
华华,你再不写作业......”
这是华华妈妈的声音,有的时候还是男女双簧”,爸爸妈妈同时上场催华华写作业。
华华喜欢拖这个毛病,基本上全小区的人都知道了,但是华华却并没有因此而做出改变,反而拖沓的毛病,愈演愈烈。
这可能是很多孩子的问题:喜欢拖沓,不顾父母的催促。
孩子掐时间”做事,最忍受不了的是家长当华华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华华一定是有其他安排和原因的。但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安排和原因,置之不理,只顾着一股劲的催促华华去写作业。
这样的后果就是,华华会觉得爸爸妈妈很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于是,他会更加坚定不移的拖沓,一直到最后一秒才把作业写完。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孩子,他们喜欢拖时间,明明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他们非要拖沓到目标时间的最后一秒。这是为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和家长有所不同01.孩子有自己的规划
当孩子掐时间做事的时候,这正说明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完成目标的时间是什么,孩子会提前做好规划:
我完成这件事需要的时间,这件事情完成的难度,我会遇到的问题等,孩子会在考虑清楚的基础上,规划自己的时间。
这样看来,孩子掐时间做事,其实是孩子在规划时间的一种表现。
02.孩子想跟父母唱反调
有的孩子在面对父母的催促的时候,他们会很听话的跟着父母的要求来,但是有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喜欢跟父母唱反调”:
你越催我,我越不按照你的要求来,我越要拖,拖到最后。
03.孩子可能有厌学的情绪
这种情况是针对催促孩子写作业的家长。如果你发现孩子总是在写作业的时候拖沓,要拖到最后才愿意把作业写好,需要家长们注意的是,孩子可能有厌学的情绪发酵。
04.孩子自信的表现
孩子在内心里觉得,这件事情很简单,我很快就能完成,根本用不着提前规划和思考。于是孩子就会做出让父母觉得在拖沓的假象,一直到最后才把事情做完。
这其实是孩子自信的一种表现形式。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一个自信的孩子,他在明知道作业或者父母安排的事情完不成,会得到老师或者父母的责骂甚至惩罚的情况下,孩子怎么会愿意受罚呢?
这只能说明,孩子在内心中有十足的把握,他一定可以在规定时间的最后一秒之前把事情做好!
05.孩子的时间观念更强
当孩子喜欢掐着时间做事的时候,这是孩子时间观念强的表现。因为孩子时间观念强,所以他能清晰的知道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他更想利用其他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
看会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听听喜欢的音乐、做做喜欢的运动等。
做为家长,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孩子掐时间做事这件事。不要盲目的觉得孩子掐时间做事就是坏事,要看到其中的优势。
只要孩子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家长不宜过多干涉很多家长在催促孩子的时候,只会说:你能不能快一点”、你怎么这么慢”、你再不写作业,我就要打你了”等威胁孩子的词汇,
甚至打骂孩子,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对于孩子爱拖沓的问题,有害无利!
其实,只要孩子能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完成任务,孩子掐着时间做事,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做孩子喜欢的事情,这样的话,孩子既能学习,又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做为家长,我们需要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示肯定,并鼓励孩子。
首先,肯定孩子的行为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孩子拖时间做事,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
宝贝,妈妈知道你有把握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完美的完成,妈妈相信你有这个实力和能力。妈妈也为你有这份自信感到高兴。”其次,提出建议
宝贝,妈妈看到你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任务,你能和妈妈说说你是当你完成的时候,你的心情吗?”
在给孩子说完他身上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给孩子提出建议。
有自信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你能提前把事情完成,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再去玩耍,这样你在玩的时候,会玩的更加尽兴,你会更加开心。妈妈觉得有可能会更好,你觉得呢?”
家长这样和孩子沟通,孩子会觉得父母是理解自己的,并且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支持,孩子会更加有自信,也能把任务更快的完成。
最后,跟孩子聊聊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面对孩子的拖沓,我们很多家长都会犯下凶孩子、甚至打孩子的错误,这样的举动很不对,我们应该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孩子表明我们的歉意,申请孩子的原谅。
宝贝,妈妈每天那样催你,其实是希望你可以积极一点,尽快的把作业写完,
可能妈妈用的方法,确实不够好,甚至给你带来了伤害,在此,妈妈向你道歉,希望可以得到你的原谅。
妈妈向你保证,以后妈妈会尽力改正这种暴力行为,咱们一起改正各自身上的不足,好吗?”
家长这样和孩子沟通,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尊重,也能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言行息息相关。我们需要观察孩子的动静,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这样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今日互动: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的事,不进行催促,您做到了吗?欢迎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