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在假装讲卫生”?
你要讲卫生!”这是父母常常提醒孩子注意的一点。卫生对于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卫生”呢?
卫生”
是指防止有害微生物的传播,无论是冲厕所、洗手还是洗衣服,这些下意识的清除细菌的行为,都属于卫生”的范畴。
可见,卫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现在部分外国家庭对于讲卫生”却嗤之以鼻。这是因为几十年来专家们的倡议常常和我们接受的常识”相互矛盾,让人疑惑:
在上世纪,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卫生假设”,意思是说,小孩子早期接触到的细菌越少,以后就更容易过敏或者生病。
还有专家认为接触细菌有助于免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这些观念影响了不少家长。根据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协会(RSPH)调查报告,现在英国几乎四分之一(23%)的公众认为居家卫生”这种观念并不重要,他们认为孩子有时候需要不需要太讲卫生;相反,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接触一些有害的细菌,这样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这样的观点自然遭受不少专家的反驳,而中国家长也经常强调孩子们饭前便后要洗手。
太干净还是太脏?
那到底要不要讲卫生?这些混乱的卫生倡议,让家长们产生了不少疑惑。为此,RSPH进行了一番调查。他们发现,英国的家长对家庭卫生的认识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 家长认为接触有害微生物有益于健康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故意去让孩子接触有害的微生物,可能会让孩子染上棘手的细菌,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
■ 对感染的传播方式理解还存在偏差
虽然都知道知道勤洗手,但是大家在厨房却容易反复使用脏抹布,或者用冷水洗衣服,其实这些行为都容易导致细菌传播。
■ 坚持认为污垢与有害微生物有关,以为只要看不见污垢了就相当于没有细菌了。
实际上看起来脏脏的手,上面细菌并不多。大多数家长都认为,视觉上的污垢就是细菌,只要把污垢洗掉就没有细菌了。事实上,即使手上和衣服上看不见任何污垢,仍然寄生着大量的细菌。
■ 以为细菌”代表了所有有害的微生物。
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细菌只是多种病原体的一种,许多人只认为细菌有害,殊不知还有很多病原体,如病毒、真菌、支原体等,这些微生物也都能导致
清洁”水槽在正常光线下(左),同样的水槽在显示污染物的灯光下(右)。
(Lisa Shelley/NC State University)
我们知道病从口入,因此讲卫生对于预防胃肠道感染是非常有效的。为了防止人们对食物把关不严,根据一些常见的食品种类,美国机构对使用方式给出了如下提示:
表:常见食品种类的食用建议
如果出现高烧、腹泻超过3天、大便带血,还有存在尿液很少、口干舌燥等等表现,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这些症状极有可能是食物中毒的表现。
总而言之,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父母们经常说的勤洗手是没错的,确实可以避免生病。
但是,再多注意一些细节就更好啦!
参考文献:
1.Too clean or not too clean? The Case for Targeted Hygiene in the Home and Everyday Life
From: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