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言简意赅:8张宣传画,告诉我们养娃真谛(4)

④勇敢与害怕

破皮出血不嚷痛,从小要有勇气。

不要让他怕高或怕走狭板

不要让他怕黑暗,不要让他畏缩不劳动。

妈妈,我害怕”每当女儿要睡觉时,总是这样缠着我。

她怕什么呢,怕黑!那你开灯看看,什么也没有嘛!关灯睡觉吧,不行,妈妈,我还是害怕!有人说,有的孩子天生怕黑。也有人说,孩子怕黑天不是天生的,一般发生在3岁以后,是孩子开始初步接触社会并渐渐懂事后才出现的。

孩子怕黑,影视节目造成的影响最大,再者是成人的吓唬,也有的因幼儿胆小、娇气和孤独造成的。由此可见,外界的环境,成人的言行是形成孩子怕黑心理的主要因素。如何清除孩子怕黑的心理呢?

①要有选择地引导孩子观看影视作品。影视中的一些恐怖镜头,如伴随着黑夜出现的蒙面人、妖魔鬼怪等给孩子造成了黑夜等于魔鬼”、黑暗都是可怕的”心理定势。有的孩子从此开始怕黑,以为黑暗中总有许多吓人的东西,不敢走夜路,晚上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因此,有条件的家长最好陪孩子观看影视节目,对其中的恐怖镜头要正确的解释,及时进行引导。

②成人不要用一些不相干的事物吓唬孩子。有的家长为了制止孩子哭闹,经常用黑房间里的老鼠专咬不听话的孩子”、再哭就把你关到黑房子里”等吓唬孩子。这样,黑房子、老鼠、壁虎、小虫等成了可怕的东西。由于怕黑,孩子对与黑暗有联系的事物避而远之,更不用说去观察、接触和探求了。因此,吓唬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可取的。

③人在孩子面前不能有怕黑的言行。一些年轻的母亲自己怕黑,带孩子走夜路时显得紧张、焦虑不安。成人的这种不安情绪极易感染给孩子,加剧孩子怕黑的心理。还有一些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怕黑,原因是老人迷信,经常给孩子讲迷信故事,使孩子相信妖魔鬼怪不是虚构的,而是实际存在的。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应扮演勇敢的角色。平时,应告诉孩子黑暗并不可怕,黑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不清外界。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爱抚和关心,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培养孩子的信心,增强其安全感。

我自己最新的实验是以毒攻毒”——给她讲鬼故事”——《宋定伯卖鬼》、《踢鬼的故事》、《活见鬼》,让她知道所谓的鬼”都是人捣的鬼,自己吓自己,你勇敢走过去,鬼”或许就被你吓跑了。

害怕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情绪,而勇敢则是后天炼成的。汪国真曾说过:人虽是哭着出生,却必须笑着活。”每个人呱呱落地之后,面对的都是这个充满了未知的世界,哭便成了恐惧的表现;然而,笑着活却是一种人生信条,笑是敢于面对磨难的表现。

风可以吹走一张大的纸,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这是冯骥才先生的名言。相较于害怕,勇敢更是一种主观情绪。在面对疾风骤雨时,难道蝴蝶不曾彷徨过,失措过吗?它只是认清了勇敢,用一种不妥协的姿态去面对,去承担。

经常听到年轻人不堪重负自杀的新闻,扼腕叹息。勇敢是一个人心灵的生命。若是连活在地球上的勇气都没有,我们又拿什么来抵抗命运的考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