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想要学会有趣的养育方式——游戏力,需做到这三点

作者:桐桐妈


上周,参加了闺蜜组建的《游戏力》自学共读营,由她开个头,然后群里成员大家挨个认领章节,自学过后带领大家共读,每天还需要打卡分享心得。我喜欢这种带有点压力去学习的活动,可以轻推”我。

对于《游戏力》这本书,我早有耳闻,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读,而今一读,收获匪浅。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触比较深的内容。

加入孩子的世界

简而言之,就是家长如何做,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游戏世界里。”

作者在这章节开始的时候,分享了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小时候也经常玩的游戏——荡秋千。8岁的小男孩杰米会站在表妹的前面给她推秋千,等秋千荡回来时,他会站在一个固定点,让表妹的脚几乎就能碰到他的胸前,这时,杰米就会夸张地往后跌倒,假装和表妹生气,表妹则会开心得大笑起来。

类似这样的游戏,我和我的女儿桐桐也玩过很多次,比如说,我会把她抱坐在我的腿上,面对着我,然后双手托着她的背,故意让她倒下,然后再用力地抬起来,差不多她的额头快碰到我的脸时,我就会故作夸张地喊道:哎呀!你的头撞到我的鼻子啦!我的鼻子都快塌啦!”每次还没等我说完,她都会发出银铃般的大笑声,并乐此不疲地要求妈妈,我们还玩一次!”

这两个案例都做到了成功加入年幼孩子的世界。

很多父母或许也能明白游戏对于孩子的重要,也懂得和孩子一起玩的意义,可怎么加入孩子的世界,他们却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其实,很简单,首先,就是父母应该渴望与孩子建立联结,随时准备为孩子献出永不枯竭的爱、鼓励与激情。有了这个坚定的信念后,我们可以做以下三点:

一、重返童年。

在这,我想到《小王子》里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这句话,用在此处,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想必很多家长也会和我一样,面对那个精力无限闹腾不已的孩子,时常会一脸生无可恋,只想:能不能自己一个人好好玩啊!我只想安静地做会我自己!”孩子一个人玩游戏,是可以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能让他们学习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有些时候,孩子仍需和大人一起游戏,这才能实现游戏的全部意义。

游戏对于成人来说意味着休闲;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工作。所以游戏不仅能让家长觉得有意思,还能主动帮助孩子心理康复、健康成长、与他人维持良好的关系。

二、向孩子伸出援手。

大人在游戏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第一,是确保游戏的安全。在孩子遇到危险时能及时化险为夷,毕竟,在有效的孩子眼里辨别危险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第二是与孩子情感交流。主要是用来亲子联结、培养孩子自信,以及完成心理康复。

以下四种情况,孩子更需要家长的主动参与。

1、孩子很难与同龄伙伴或其他人建立稳定关系。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专门为他们设计游戏,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孤独感的困境,与他人产生交流。此时父母耐心而积极的关注就会显得格外重要。

2、孩子不能自发自如地玩耍。对于那些不知道如何游戏的孩子,家长需要专门指导游戏规则、技巧和互动精神。

3、孩子的生活出现了一些变动。比如说家里新添了一个孩子,搬家或者换了个抚养者,这些对于孩子而言,都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些变动,如何应该这个对于孩子而言是艰难的时刻呢?可以在游戏中让孩子深切感知父母的爱与关注。

在这,书中分享一个特别棒的游戏,叫充电”游戏。说的是作者的一位朋友叫琳达,当她生下第三个孩子时,她的两个孩子觉得新生儿抢走了他们的妈妈,因此会经常紧紧缠住妈妈,希望继续得到她的关注。想必很多二胎妈妈对此都深有感触哈,最常见的就是能独立自主吃喝拉撒的大宝会因为二宝的带来,而变得行为倒退”,老大们不是真的不会了,而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来得到妈妈的关注而已。

这位琳达妈妈为此发明了充电”的游戏,就是她把每个孩子轮流抱在膝头,告诉他们妈妈要用爱”给他们充电,然后从他们的脚趾亲到头顶。

之后,她又加了一个元素,叫爱之蛋”。她假装把一个蛋在孩子的头顶上敲碎,然后用手指把蛋汁”抹进头发和皮肤,直到全身被涂满为止。

他们家两个孩子对这个游戏喜欢的不得了,几乎每晚都会要求玩。

短短的5分钟,在充分肢体的接触中,让他们感受了来自母亲的关注与爱,自然而然,孩子的内心也会被充满安全感与爱意。

4、孩子遇到了危险。

孩子的坏情绪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就会通过其他方式去排泄,比如欺负更弱小的孩子或动物,以此发泄不满与痛苦。这样的话,年龄偏小的孩子就会容易受到牵连伤害。对此,我们就应该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情绪康复力,不再深陷悲伤。

三、放下身段。

在这里,放下身段,有两个含义,一是字面意思,就是家长能俯下身子或蹲下,能与孩子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其次,就是放下父母这个架子”,把自己也当成孩子,要时时跟随孩子,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放下身段,还意味着我们要加入到一些以前我们压根儿不认可的游戏。比如我的女儿今年三周岁多点,特别爱玩老鹰捉小鸡,不厌其烦地想要反反复复去玩这个游戏,只要不忙的时候,我都会放下身段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在我看来幼稚到不行的游戏,每一次,这孩子都会开心到要飞起来。

很多时候,游戏有助于帮助孩子反思自己,甚至在一些严肃的问题上。

好啦!以上就是我关于《游戏力》这本书的一点分享,如果你也看过这本书,欢迎在下方留言。


作者简介:桐桐妈,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27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育儿交接棒)一起,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提问,专家一对一解答育儿疑问。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