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一个当妈妈的经验,孩子不听话一直哭闹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身体上不舒服,要么就是有什么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父母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哭闹的原因,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发脾气想打孩子。
先要观察一下孩子是不是因为感冒发烧了,或者是身体哪里难受,才会一直在哭闹,如果是因为生病而哭闹,就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
如果孩子只是因为想要什么东西没有得到,或者是想吃什么东西没有吃到而耍赖哭闹,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想出适当解决的办法了。
当然我们父母的首先要以哄为主,哄好之后再讲道理。毕竟孩子还小,哭闹时间长了对身体也不好。
跟题主一样,我也时常徘徊在理智崩溃的边缘,内心戏,更是时常在天使妈妈和恶魔妈妈的角色间反复切换。
甚至有几次克制不住,还是吼了娃,事后很后悔,不过幸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动手打过娃。
支撑我的信念就是:打完一时爽,最后还得是我哄,算了算了。
哈哈,这是玩笑话,真实原因是,我完全没有想过要打孩子,当然也下不去手。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吼过我,吓唬过我,却唯独没有打过我。
当然,我也不主张吼娃什么的,不过有娃的爸妈都明白,有时真是控制不住寄几。
正如我在宝妈群里聊起孩子发脾气,一大票宝妈也都心有戚戚焉,忍不住狂倒苦水,用尽洪荒之力竟难以搞定这么大点的小娃娃。
那么,为什么在面对孩子时只要他不听话,你就那么容易生气甚至还想动手?
要想找到破局之法,不妨先来分析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
一、原因
1.孩子不听话,你对此毫无办法,这种无力感使你烦躁。
每个人的心灵力量都是有限的,每当我们处理一件事情时都需要从中支取一部分,而恢复需要时间,往往供不应求,积累下来很容易透支,面对不听话的孩子,便无力招架,进而心生烦躁。
2.你是负责收拾烂摊子的人。
怕麻烦。不难理解干活的人一般心情都不好,如果每次孩子作天作地,总是你负责搞定,就建立了糟糕的条件反射,孩子不听话=你又要收拾烂摊子。
3.童年创伤应激反应。
孩子的行为刚好触动了你童年类似的创伤记忆,瞬间将你带回当初事发时的状态,仿佛重新体验了一遍糟糕的经历。
令你下意识的,就觉得总要有人挨骂,反正不能是你,背黑锅的只能是眼前的孩子。
4.原生家庭的延续
父母的养育模式很容易被复刻传承下去,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如果你的父母就是如此的养育模式,你的这种反应不足为奇,就如我前面讲的控制不住吼娃。
5.心情不好,纯属迁怒孩子
在这一点上,多数家长都有体验,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没有及时疏导,下班回家还不得安生,孩子就恰好成了无辜的替罪羊。
二、该怎么做?
孩子不听话我们就生气,这仿佛是很顺理成章的逻辑,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孩子听话,我们就一定是对的吗?
爱孩子,是爱他本来的模样,是支持他成为他自己,是在和他的陪伴里让自己变得更好。
所以,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反求诸己。
基于此我仅有一点经验之谈。
学习正面管教。
关于正面管教,爸妈们应该都不陌生。
正面管教提倡陪伴、理解、接纳和帮助。我们只有在高质量的陪伴中足够的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思路,接纳孩子的焦虑恐惧,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帮助孩子形成正面思考的方式,才会让孩子在遇到类似情形时,从坏情绪中快速的抽离出来。
当然,孩子往往有意无意地,一次又一次地用极端行为引起妈妈的注意并试探妈妈到底有多爱自己”。在和孩子的斗智斗勇时,每个妈妈都是奥斯卡影后。
所以,每一次孩子发脾气时,你就当他是在演戏,如果你和他演对手戏,那只会飙戏。但如果你把自己当成观众,那么作为唯一的一个观众如果选择退场离开,演员还能演下去吗?
我的经验是,刚转身离开他的视线,宝宝就慌张的扑过来结束了他的表演。
如果你的孩子在发脾气时上演全武行,请立即采取平静中断”的办法,把孩子带到家里的某个固定角落,然后让他背对着自己,同时还要语调和声音平静,表情严肃的告诉他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直到他平静下来再和他讲道理。
如果恰好在外面,则应该首先拥抱住孩子,嘴里不断地重复妈妈知道了”妈妈明白了”之类的话,让孩子知道他的需求被你看到了,你是理解他的。还可以带孩子到没有什么人的地方冷静一下,比如车里。
小提示:
如果是在家里,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到另外的屋子里深呼吸,冷静一下再回来。
但是,如果在你家以外的任何地方,无论怎么生气,也不能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鉴于频发的各类意外,如果可能,尽量不要让孩子离开你触手可及的范围。
侥幸心理最可怕。意外往往发生在你以为的不可能的时候,千万不要让自己追悔莫及。
我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之前刚好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条新闻。一位妈妈带着小孩在公园玩,天逐渐黑了,人也越来越少,可无论妈妈怎么劝孩子就是死活不回家,最后妈妈动了火气,也许是想吓唬一下孩子,就扔下孩子自己往家走,孩子一看妈妈真走了,眼看着都过了马路,便赶紧哭嚎着去追妈妈,妈妈妈妈,我也要回家!等等我啊妈妈......”还在气头上的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喊,虽然停下了脚步却并没有立即回头。砰!”激动追赶妈妈的孩子,并没有注意到来车,一下子被撞飞,虽然一路有好心人帮忙以最快速度送往了医院,依然抢救无效。那位妈妈再也听不到孩子喊妈妈”了。
答应我,一定要记住危险无处不在,千万不要让愤怒蒙蔽你的理智,更不要高估你的应变能力,你我皆凡人,你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强大。
1. 除了打已经没办法了--挫败感;
2. 他的行为不符合你的意愿--操控感;
3. 心理承受能力到达极限--情绪疏导;
必须申明一下,想打孩子不是错,打了孩子也不算错,真正错的是那种打他是为孩子好的思维。
逻辑如下:明明造成了伤害,还硬要说这是好事。
所以当你真的动手了的之后,好好和孩子道歉,以及和自己道歉: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败之处,寻求新的解决方式,并加以尝试;
逐一解决问题:
1. 孩子不听话
反思:孩子为什么要听你的话?这样问会让人感觉很奇怪。用一个成人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解释:
无聊时我们去逛逛商超,面膜售货员立马上来:你皮肤差,我推荐你用着款,保准没错,效果杠杠,我就用了3天皮肤就变好了。”
我们会有很直接的反应: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虽然我皮肤是很差,虽然可能这款产品真的有效,但你怎么证明你用了3天就变好是真的?
所以其实,孩子不听话,只是我们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他的问题,忽略了她的需求。连他的需求是什么都不知道,他怎么听你的?
2. 孩子哭闹
可以很确定的说,孩子哭闹,是因为他被要求听话,他的需求被无视了、拒绝了,甚至连他的需求是什么都没开口就已经被否决了。
哭闹是他能用的最直接的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带过孩子都知道,孩子是很自私”的,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至于大人什么感受是什么处境,他们完全不会考虑。
例如,不给买玩具就满地打滚,大喊大叫,他不会在乎有多少人盯着他看。
3. 如果不想打孩子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缺乏了成人的思维,保持了自己的那份真。
我们成人自认为比孩子对,比孩子强,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多做些什么。
他要的不过是需求被理解、被满足而已,但他面对的是没开口没被理解,就已经被单纯拒绝。
以买玩具为例:
你喜欢这个玩具是吗?妈妈也觉得她很好看,要不你跟我说说他有什么特点?
孩子兴高采烈,自己的需求被重视了,而且妈妈好像也喜欢这个东西。
原来你喜欢他这些特点啊,你看这样好不,我们根据这些特点,回家画一个看看怎么样?
孩子,其实就这么简单被满足了,同理他,帮她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她满足我们的需求:乖乖听话。
###自己先做几次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去解决孩子的,也尽量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带给孩子。要允许孩子的哭闹,理解他们达不到目的的痛苦或生气需要发泄,陪着孩子,但坚定自己的立场,原则性的问题绝不退让,不然他会知道下次我再哭久一点大声一点闹得更凶一点妈妈就会妥协了。可以帮助他认识自己的情绪,比如问 你想买那个玩具但是妈妈不买给你所以你很生气对不对? 让他知道你理解他为什么哭闹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因为你昨天刚买了一辆车,要等下星期才能再买新的玩具了。让孩子有期待,到下星期就一定买给他。对孩子的承诺无论大小都要做到,不能信口开河,这样几次后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如果实在哭太凶就轻拍他的背帮助他平静下来。有时候什么都不说只是陪着会比长篇大论效果更好哦。
还有,控制自己也能把孩子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比如婴儿床里,跟他说妈妈现在很生气需要冷静一下,我等一会儿再回来,然后自己到室外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等自己平静了再回来。最好别动手,因为动手会给孩子一个不好的示范。
###孩子不听话一直哭闹,很想打孩子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家也是遇到比较多,现在已经好了很多了,就让我说说我是如何做的吧!
首先,孩子不听话,哭闹这个问题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这个是个普遍现象,没有办法。所以这一点大家就不用纠结了,剩下的就是遇到这种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我的方法是如下几点。
一:先问清楚,哭闹的原因。
这个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玩一会就哭着回来找你了,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骂她,很可能错怪了宝宝。万一是她在玩的时候被别的小朋友打了呢?所以我首先是问一下她为什么哭,了解事情的缘由。然后再根据事情来判断你应该怎么去做。
我个人认为家长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或是先让孩子发泄一下,拿个纸巾给孩子的眼泪擦一擦,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哭闹,如果你说得对,父母会听,如果你说的不对,哭闹也没有用,不要打孩子也不要骂孩子,平静地帮助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和孩子一起商量岀好办法,这么做才是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