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一夜入秋?大降温,3个妙招帮孩子防寒

说了好几次要到货的冷空气

这次是终于到了

昨晚的北风吹了一夜

有种一夜入冬的感觉

今天孩子的长袖已经准备上了

入没入冬花宝不关心

这大降温,孩子一不小心就感冒发烧

医院儿科很容易就又要爆满

今天,就跟着花宝行动

做好这4点帮孩子防寒

大降温,把握好孩子适当穿衣

既然降温了,就不得不给孩子添衣,但是添衣有讲究,不是说穿越多越好。

特别是现在这个天气,望出窗外就是阳光灿烂,气温又爬上去了,这种早晚冷,白天热的天气,孩子最容易感冒。

所以爸妈给孩子穿衣,不能一味的把孩子包成球。最好是有外套,出门加衣,特别要注意防风;室内可以适当脱衣,以孩子颈背觉得暖为主。

妈妈觉得我冷”的冷,就被再传承”下去了。长辈帮忙带孩子,通常老人家怕冷,都会以自己的感受来要求孩子穿衣。

这个时候,爸妈要与长辈达成意识,并告知给孩子穿的过多,反而容易捂汗着凉。

不少爸妈说,那我按照网上的那个26℃给孩子穿衣服就好了”。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黄红珍医生表示,网传的气温+衣服增加的温度=26℃”穿衣指南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平时对温度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来判断要不要加衣,所以穿衣还是要因人而异。

另外带孩子出门游玩,一定要带上汗巾和长袖的衣服,汗多就要及时擦干或者更换。

如果孩子本身抵抗力比较差的,比如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或者反复生病的易感儿,就不要过度追求锻炼”孩子。

切勿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穿短袖短裤身体很棒,就依样画瓢让自己孩子也去受寒。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坚持帮孩子泡脚、暖背

家长可以在接下来3天要坚持给孩子做泡脚或暖背,方法简单,却有很好的效果。

■ 给孩子用温水泡脚有利于驱寒

孩子没有明显病痛的情况下,睡前给孩子泡泡脚,可以加入适量姜片或者艾叶。水量以没过整个足部为宜,时间不超过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即可。

■ 暖背可驱寒邪

当孩子受寒,感觉冷打喷嚏时,可以让孩子躺进被窝,把热水袋包好,放在孩子后背上方与脖子附近,这样热气可以直接传递到孩子身体,进而让背部的经络暖和起来,并逐渐扩散到全身,驱散孩子体内寒邪。

注意温度不可过高,时间不可过长,以免烫伤孩子。

及时判断孩子是否受寒

因为冷空气的到货,这几天,要格外关注孩子是否受寒,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那就是受寒初期的表现:

● 孩子发冷、怕风、打冷颤、打喷嚏、流鼻水、咳嗽等。

● 孩子肚子痛,便便不正常(偏绿、出现泡沫、腹泻)。

● 孩子舌质很淡很白。舌头越白往往说明血气越弱,寒气越重。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适当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和保济口服液。这里说一下二者区别:

藿香正气口服液:孩子胃口不好、湿气重、受凉感冒时用比较合适。

保济口服液:孩子积滞,消化不好,有点感冒发热时用比较合适。

如果孩子已经有热象,比如喉咙红肿或者有点发热,那就不适合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注意选用没有酒精的藿香正气口服液。

如果家长辨证不了孩子的寒热症状,就用保济口服液,相对温和一些。

一碗甜汤,帮孩子暖起来

针对孩子,根据气候的不一样,饮食方面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秋季润燥的食物比如秋梨等水果都是偏寒凉的,到了深秋、冬季就不适合给孩子吃太多。

温度降低,要适当减少孩子进食水果等生冷食物的分量,如酸奶、香蕉、奇异果等。可以改为一些平补健脾,或者是比较滋润的食物。

当孩子消化好、不积食的时候,可以通过食补的方法为孩子健脾养胃,让孩子的身体温暖起来。

日常喝粥也是孩子食疗比较好的方式。可以用糯米、红枣、山药、板栗、芝麻、黑米等煮粥给孩子吃,都能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

比如,山药莲子百合瘦肉汤或者是莲子百合粥都比较清润,可以给孩子做。

注意不要天一冷就着急给孩子进补,不要今天一降温今晚就吃羊肉。秋冬的燥邪盛行,刚一降温仍要以温润为主。

今天如果孩子消化好,可以给孩子做一碗冬宁甜汤”,适当的滋养肾阴,养血安神。孩子气血充,肾气足,才可以真正暖起来。

降温之后,这个甜汤可以一直喝到冬季结束,孩子消化好的时候每周1次。

冬宁甜汤

温润滋肾,养血安神

★ 材料:干无花果1枚,去心莲子10粒,黑枣1枚,花生10枚,黄糖适量

★ 用法:以上材料共煲水,煮汤即可,放入适量黄糖调味。

★ 适用年龄:3岁以上辨证合适用。蚕豆病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