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我们最大的期望,是孩子能有尊严的在社会中生活,这也是然和教育创办的初衷。
今天,小编在这里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作为父母的我们,怎样做,可以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教会孩子面对自己的生活。
带着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生活真的不容易,家长们聚在一起时也难免会抱怨:孩子怎么又捣乱了,又让自己很尴尬啦,又搞得家人不开心了……
是的,孩子们常常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麻烦”,小编用麻烦”两个字,是想着重强调,谁认为麻烦”?是家长认为麻烦?还是孩子认为麻烦?
如果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的某些行为真的是麻烦”。我们来回忆一个和孩子相处时碰到的麻烦”事件,或者让你不知所措、担心、焦虑甚至愤怒的孩子的行为;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看这些行为,他们是故意捣乱?是有意惹你生气?还是……?
此刻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回味,孩子让你焦虑、愤怒的行为,是在告诉你什么?
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们有一个新的发现,孩子是在用行为解决他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孩子遇到问题了,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处理,只是他的解决方法会令你不解,令你难受。
其实,我们遇到这些麻烦”,是爸爸妈妈们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而对孩子有所抱怨。
来,让我们回看以往微课中给大家讲到的,从孩子的需求角度出发,然和课程中的三个观念:
观念一:孩子的困难就是他的学习需求
观念二:孩子的行为是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一
观念三: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导者需要在分析判断孩子的动机意图后,及时找到孩子的学习需求并以正确的行为输入
只有当爸爸妈妈们转变视角,树立正确的三观”,不再认为孩子的行为是麻烦”,是问题行为,我们才可以放下不适的情绪,理解孩子的行为,处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这也是我们迈出读懂孩子的第一步。
二、操练基本功,获得读懂孩子的慧眼有了正确的三观”,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他行为背后的动机。这要求我们家长们操练好基本功。小编要告诉爸爸妈妈们,先不要急于去教孩子,因为只有读懂了孩子,我们才能清晰所教的内容是什么。而读懂孩子最基础的操练就是做家庭互动记录”和利用寻找学习需求公式”找到孩子当下需要的学习内容。
家庭互动记录
举个栗子:
东东是一个3周6的小男孩,有一天放学回家时,在公交车上他看到旁边坐的叔叔在玩手机,于是他马上很兴奋地凑过去,并且伸手去按那个叔叔的手机,妈妈看见赶紧对东东说:别人的不可以”,东东这才把手放下来,但是还是一直往手机那看。
家庭互动记录表”中一定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例,详细且客观的记下孩子的行为、家长的对应以及结果。重点是要操练,坚持每天做记录,21天养成记录的习惯。坚持记录能够帮助自己走进孩子的世界,读懂他的行为。
当我们能够运用家庭互动记录”表客观的做出记录,就可以开始利用寻找学习需求公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明确记录的情境中,孩子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从而找到他们这个时候的学习需求。
寻找学习需求公式
注意要点:
学习需求:是孩子在事件中需要学习的适时行为、沟通表达或处理问题的方法。
意愿需求:是引导孩子学习学习需求”的有效动机。
意愿需求 ≠ 学习需求
到这里,小编依然没有说孩子该学什么,因为爸爸妈妈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只有爸爸妈妈们练就了帮助孩子的能力,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孩子生活。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明天,今天就得学习怎样在生活中教孩子。爸爸妈妈们不需要成为教育学专家,但一定要成为自己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每周来然和微课堂学习时,带着自己的家庭互动记录”和自己寻找到的学习需求,才会更有效的学习到在生活中和孩子建立自然的沟通模式,以及教会孩子用适合的方式解决他遇到的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四、牢记在家教育内容,有的放矢不盲目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爸爸妈妈们必须明确牢记的,那就是家庭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家庭、学校、社会是不同的生活情景,学习的内容也都不一样。家庭教育工作无法假手他人,家庭教育的内容就需要爸爸妈妈们时刻牢记心里,当孩子有了学习需求时,准确把握当下,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导孩子学习。家庭教育是在帮助孩子累积第一课堂(家庭)的学习经验,接着孩子才能运用家庭学习的经验在第二课堂(幼儿园、学校)运用和叠加新的经验,之后再进入第三课堂(社会),运用在家和学校累积的经验继续学习生活。
来源:然和教育公众号(ranhej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