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里,一个小男孩伸手想摸宝宝的脑袋,我正在想如何拒绝才不会伤害小男孩。他的姐姐及时解决了我的问题,女孩告诉小男孩:小宝宝的头有一块是软的,不能随便碰,容易弄疼小宝宝的,你不能这样做哦!
我简单地夸了一句话:"妹妹你懂的真多,很厉害嘛!"小女孩有些羞涩的看了我一眼,她又兴致勃勃地开始告诉小男孩,看宝宝的时候可以摸摸小手小脚,但不可以拉扯,也不可以按小宝宝的肚子。
一句简单的夸奖就让一个有些羞涩的女孩自信满满地将她知道的都讲了出来。
常听人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做人要低调!
早上出门穿上静心挑选的裙子,画个美美的妆,穿一双高跟鞋,神清气爽的到了办公室在同事跟前转了几圈,就等着他们惊艳的眼神,同事一说:"姐,你今天特别的漂亮。"脸上都笑起褶子了,还字正腔圆的说:"有吗?我怎么不觉得!"说话间双手还不忘顺顺裙摆,撩撩耳发。
同学聚会上,听说一姐们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端起酒杯准备祝贺她一下,"你现在不错哟,我们几个就数你干的最好!真是能干,厉害!"脸上的自豪感与成就感都快掉进酒杯了,嘴里却说的是:"哪里哪里,我就是运气好,赚了点小钱!"
这种事儿数不胜数,似乎假装客气几句,他们就真的谦虚了,更能凸显自己良好的品德?
我的课上曾经来过一位妈妈,每次都是她陪儿子来上课。课程开始时,小男孩很内向,别的孩子都踊跃的举手发言,他每次想要发言的时候总要回头看看妈妈,妈妈允许了他才举手,回答问题的声音也特别小。为了改变他,每次课我都会抽他回答问题,并给他一个鼓励,一开始小男孩还脸红,不过挺高兴的,立刻回头看看他妈妈,以为妈妈会和他一样开心。那位妈妈却很严肃的向他摇了摇头,示意他安静,小男孩很失落,上课的积极性也没有了!
课下我与那位妈妈聊聊,在我看来小男孩聪明伶俐,上课也挺认真的,最近进步很大。可是当我说完之后,妈妈的话就是标准的谦虚:"他哪有很聪明,他这表现我都不好意思回去和他爸说,一点小进步就高兴地手舞足蹈,他爸当年一边玩一边学还考了北大,和他爸没法比,也不及他姐的十分之一。"说这段话的时候,妈妈是满脸笑意,小男孩是一脸伤心的回到座位上,看着自己的双手发呆。
这位妈妈自以为的谦虚让一颗充满学习激情的心凉了,后面的课程小男孩只安静的坐着,我的主动提问他也不再配合,变得沉默寡言,也不愿意认真听讲。我很痛心,一个原本很优秀的孩子就这样被伤害了!
谦虚使人进步,但假谦虚却对孩子遗害无穷!
假谦虚等于残忍的否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月考后,孩子成绩跃居榜首,老师祝贺,其他家长羡慕,夸奖了孩子,家长内心很雀跃,表情却故作麻木,嘴里的话很毒辣:"他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好,在家非常调皮,也不听话,这次考好了纯属是他走了狗屎运。"
一句"走了狗屎运"将孩子所有努力和付出全盘否定。对于年龄大的孩子他还有可能听出这话是假的,但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理解能力有限,也不懂大人们那一套谦虚,也不能真确的理解和评价自己。他们很信任父母,相信父母说的话就是正确的,会以父母的评价为标准看待自己。既然父母觉得自己很差劲,那自己肯定就是很糟糕,久了,他们就没有自信了。
没有自信的孩子,怎么变得乐观积极?
假谦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讲忠言也得分清当时的情况。别人真心实意的夸奖孩子,孩子心中充满了喜悦与自豪感,以为爸爸妈妈也会和自己一样高兴。家长却当孩子的面否定,甚至是揭孩子的短,这会让孩子感到没面子,很羞愧,严重的,孩子自尊心也会受损。
成年人有自己的面子心理,小孩也有面子心理,别去伤害他们,没了自尊心,怎么能变得积极上进?
假谦虚会减少孩子的安全感
幼年时期,孩子很黏爸爸妈妈,他们无条件的信任父母,家长的假意谦虚,孩子会当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在嫌弃自己,不爱自己了,从而缺乏心理上的安全感。
成长之路从来都不是风和日丽,鲜花盛开的平坦大道,而是荆棘丛生的小路,肯定和支持会帮孩子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所以,当别人夸奖孩子时,请淡定的收下这份肯定和支持,同时教孩子说声谢谢回馈别人的善意。平时,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家长也要不吝啬的给个夸奖当鼓励,家长的点滴行为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生活工作中,我们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而不是否定,孩子也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时也多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不要再用假谦虚伤害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