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发现孩子愈发的“懒惰”?家长别被溺爱蒙蔽上眼,纵容就像无底洞

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懒惰的事情发愁,每天懒懒散散,一点精神头都没有,每天往床上一躺,孩子越来越懒,让家长不知如何是好。

懒点正常,长大就好了!

莹莹家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儿子,她的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太尽人意,就是他比较懒。

平时在家中,自己的房间从来都不收拾,每天早上去上学后,莹莹都得去给他收拾房间,并且袜子内裤都得由莹莹来洗。

其实,儿子不仅在家里这样,在外面也一样的懒,有一次莹莹去学校接他放学,儿子一走出校门就直接把书包给了莹莹,说自己太累了不想背。

这一过程恰巧让儿子同班同学的家长看见了,那位家长就急忙和莹莹说,孩子这样太懒了,应该让他自己背书包。

可是莹莹却和家长笑着说,现在孩子还太小了,长大了就不会这么懒了,家长听了莹莹的回答后,无奈的摇了摇头。

后来,莹莹的儿子长大了,莹莹却发现儿子现在变得越来越懒了。

有一次莹莹在厨房忙着做饭,外面有人敲门,莹莹让儿子去开门,儿子却坐在沙发上一动也不动,说自己不想去,最后莹莹只能放下还没做好的菜去开门。

莹莹到后来才发现,儿子的懒惰已经改正不过来了,并且越来越变本加厉了,这让莹莹感到非常的后悔,后悔自己当初没有从小就纠正儿子的懒惰。

其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非常的懒惰,但是很多家长都认为是孩子太小,长大就好了,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孩子的懒惰要从小就开始纠正,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纠正孩子呢?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散?

1. 家长忽视引导

孩子越来越散漫,与家长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孩子从小就在家长的身边长大,家长的熏陶是很重要的。

家长是什么样子,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子,这是必然的结果,那么家长想要引导孩子,该如何引导呢?

家长要坚持对孩子说不”孩子因为懒,找借口不读书、不写作业、不温习功课,千方百计的撒娇恳求父母,很多家长禁不住孩子的恳求,心软,答应孩子暂时的放纵,该写的不写,该读的不读。

正是父母这种心软”导致了孩子自律性差、懒惰成性,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一定要果断拒绝,打消他的念头。

为孩子确定一个短期且容易达到的目标,孩子会因为懒惰造成学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因为孩子该背的书没背,该记的单词没记,该听写的英语单词没听写,成绩就会下滑,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一些难度小,但短时间又能达到的要求,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使孩子继续努力。

家长营造的氛围很重要。一个勤劳的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懒惰成风的环境里,就会受到影响,父母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2. 过分的纵容和溺爱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已逐渐从温饱时代步入小康时代。吃不饱穿不暖基本上已经不是一个困扰人民的大问题。

自然现在的孩子也不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为了生计整日奔波。而且我们都知道,现代人更注重精神富有,生孩子不像以往,培养他成才成了父母更大的事。

在只有一个小孩的大多数家庭中,独生子女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疼他爱他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让他做家务呢。

所以现在的孩子不必做家务,变得越来越懒。过分的宠溺和纵容,让孩子越来越懒,一个个都是家里的宝贝,不敢骂不敢打,都是掌中宝,不敢使唤他们,怕累到,但是家长只是一味的溺爱,没有想过宠爱过头了又会是起到反作用,孩子越来越懒,越来越不爱动,慢慢就变得散漫了。

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并予以及时表扬,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是孩子懒惰的一个重要原因,越懒惰越不爱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这时候,家长要从各方面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说语文背古诗词,可以以唱歌的形式来背出来。背英语句子,可以以角色扮演两人对话的形式来背。

3.让 孩子缺乏紧迫感

停止催促,坚持表扬。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

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

过分的懒散,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1. 明日复明日

孩子拖拉,有一点就是,拖延症,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拖延症,这是孩子的通病,他们喜欢做事往后延,能晚一点就晚一点,能多玩一会就多玩一会,什么事情都等着明天再做,明日复明日,这样的话不求上进,永远都没有进步。

2. 不求上进

孩子总是做事过分懒散,一直拖拉,每天都在耗时间,不求上进,能拖就拖,这样的孩子是不会得到成功的,因为他们很散漫,不知道挤出时间,抢时间做事,事情一拖再拖,是不会成就大事业的。

3. 总是安于现状

事情总是一拖再拖,那么孩子就永远没有紧张的情绪,他们会经常安于现状,不努力,不积极,不上进,这样的话他们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因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还是安于现状的人不会找到努力的机会,他们只会犯懒,拖拉,安于现状。

家长要怎么做,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

1. 以身作则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反光镜,照射出来的是父母的问题。在孩子生活中,家长就是榜样,如果家长自己只顾着玩手机,不去正确引导孩子,就等于把懒朋友”请入了孩子的生活。

在孩子与懒惰做斗争时,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在家长身上看到好的习惯,感受到关爱。

久而久之,他们也便会像父母们去学习,其实父母就是孩子最亲近的老师,孩子每天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

2. 适当的惩罚措施

家长们可以给孩子适当的惩罚措施,让他们认识到如果他们用懒惰的态度去做事情的话会遭到惩罚的。

比如如果孩子今天没有收拾房间,那么就应该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如果不自己收拾好房间,他们的房间就会一直脏乱着,以后等到他们的用什么东西找不到时就得自己负责,并且可以罚他们打扫整个房子的卫生。

如果孩子不想自己洗自己的袜子,那么也需要让他们意识到,如果他们不自己洗,就得穿的脏脏的去学校,这些能让孩子认识到懒惰会给自己带来惩罚,他们就会在下次准备懒惰时想想后果!

3. 给孩子施加一定压力

压力也不一定全都是不好的,给孩子一定的压力是可以起到催促他们的作用。

大多数孩子非常的懒惰是因为家长们在平时没有给他们一定的压力,导致他们做事情慢慢吞吞,并不着急,最后养成了懒惰的习惯。

家长们可以在平时的小事中给他们施加压力,比如说,给孩子规定时间去完成他们的作业或者给他们制定目标,让他们从心底里意识到,这件事情我必须快点完成,爸爸妈妈交给我了这项任务。

让压力推着他们快点行动,把压力变成动力。所以,一定的压力是会减少他们的懒惰的!

孩子拖延症是通病,家长要运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思维,去引导孩子,告诉他们怎么才能让事情做的又快又好,还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摆脱这种拖延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抢出时间来做事,才能得到成功。

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让孩子能够无忧无虑的长大,减少拖延症的烦恼。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