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的妈妈们是否听到过孩子这样跟你说话:
妈妈,我讨厌你!”
妈妈坏,我再也不理妈妈了!”
有段时间暖宝生气的时候常说这样的话。即使我是个成年人,并努力用成熟的大脑去思考,而每当我听到她这样说话时,内心也是无比沮丧的。我觉得很困惑,我那么努力要做个好妈妈,而且在行为上尽我所能表达无条件的爱和尊重,我的孩子还那样对我!我的满腔热情就像被冰凉的水浇得透透的,总是要在平静角待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转。
直到有一天,我在书中读到这样的解释才稍感安慰:在家里或者与父母在一起时有安全感的孩子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从某中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感到足够安全,不会担心因为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遭到父母的冷落。”
于是,我试着用书中推荐的情感引导”的方法来面对这个问题。情感引导是金伯莉·布雷恩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提出来的教育方式。概括来说,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其本质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这种方法跟我们之前分享过的正面管教中赢得合作的四步法”有类似之处,都讲究对孩子的尊重,关注孩子的感受。但情感引导更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更强调大人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始终表达同情”。情感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感以外,还帮助孩子学会合作,富有同情心。
我觉得情感引导里的两个工具特别好用,推荐给大家。
播下种子——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对他的要求是什么。
这天晚上,暖宝又要洗头了。洗头对我来说是有点困难的工作,因为暖宝不太喜欢洗头。她已经5岁了,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由我抱在怀里洗,又还没熟练到自己独立洗,我在帮她的时候难免会弄水到脸上或眼睛里,那时候她就会发脾气。开始之前我就跟她说:宝贝,我们又要合作洗头了。我担心会有水流到你眼睛里,你可以拿个毛巾挡住额头吗?”如果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就抬起手让我看见,好吗?”尽量让她觉得舒服,在她有需要的时候能马上停下听她说,这样合作就很顺利了。(题外话:暖宝最近洗头大部分程序能自己搞定了,有些时候孩子的成长似乎是突然间的事情啊。)
同情——把自己放在他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轻视他的感受或转移注意力。我们成年人也是,当感到有人理解我时,我就不会那么有消极情绪,也更愿意和人去交流。暖宝睡前看书的时间常常是弟弟闹觉的时间,如果弟弟的哭闹声打扰到她看书,或者我不得不抽身去给弟弟喂奶时,暖宝对弟弟就表现得很不友好,故意踢弟弟或者用力把他挤开。如果这时候我们批评她这样不对,或者要求她停止,她会反抗得更厉害(再次证明,只有孩子感觉好的时候才会表现得好)。表达同情会化解这时候的矛盾。弟弟打扰到你看书了,让你很烦躁是吗?你看我把弟弟挪到这边来好不好?”或者扮演弟弟的声音:姐姐对不起,我打扰到你看书了,但是我肚子饿了,我可以一边喝奶一边听你们讲故事吗?”没有惩罚,而且得到理解,她通常是愿意合作的。
可能有朋友会担心情感引导会不会一味迁就孩子,让他肆无忌惮呢。情感引导和正面管教一样,都是讲究温和而坚定的,是有规则的。比如如果暖宝因为弟弟打扰她看书而动手打弟弟是绝不被允许的。我会把弟弟抱开,然后跟她说:宝贝,我知道弟弟打扰了你看书,让你很不开心,我代弟弟跟你道歉。但是你是不能打弟弟的,这样他会疼或者不舒服。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请爸爸妈妈帮忙好不好?”
情感引导会不会帮孩子养成更富同情心呢?我也试着跟暖宝沟通:每次听到你说坏妈妈,臭妈妈,再也不理妈妈的时候我就觉得好伤心,以后你可以换一种方式说话吗?”最近好长一段时间没再听到她这样说了,换成了妈妈,我讨厌你这样(做)”,貌似接受度要高许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