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学习好的孩子长大却找不到好工作?究竟是教育中的哪步出了错

如果一个人20岁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工作到60岁退休安享晚年的话,那么人生中将有40年处于工作时间。

可见,短暂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工作,工作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是,传统中国家庭教育中一直在强调孩子,你要学习成绩好”,却忘记了孩子,这个职业是这样的”。

大多数父母并未直面孩子的职业培养

不论在影视剧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中国的父母都很少和孩子讨论未来职业规划的问题。

虽然在家长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是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但是这种期盼貌似只停留在满月时「抓周」这个经典活动上,家长们没有真正付诸实践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1、对职业的认知停留在模糊的概念上

家长可以说是孩子看世界的眼睛,很多时候,父母的认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孩子的判断。

你看,隔壁赵伯伯家的儿子,当上了大律师,多厉害啊!”

当医生的都很优秀啊!”

他是公务员啊,那待遇很好的!”

常常会有父母不经意间在孩子面前发出这样的感叹,没错,这些职业都有他们令人羡慕的地方,但是父母传达的仅仅是一个模糊的认知概念,犹如蜻蜓点水。

对孩子来讲,让他们好像对这些高大上”的职业有了印象。

如果仔细琢磨,其实每种职业背后不仅有光鲜亮丽的一面。

为职业发展而默默付出的代价和悬梁刺股的勤奋努力,被低估了,甚至是忽视了。

2、错把兴趣班当成是职业培养

从小培养孩子对音乐、绘画等艺术科目的兴趣,确实对陶冶情操、提升修养有很大帮助。

但是现实情况是,许多家长用力过猛”。一旦让孩子开始学习舞蹈,就开始给孩子灌输将来要当舞蹈家”的思想。

这样盲目地本末倒置,不仅会让孩子在学习兴趣时充满压力,还会影响孩子对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判断。

3、强行把学习成绩与未来工作联系在一起

许多父母和孩子谈到职业”这一话题时,出发点往往很局限,就是简单粗暴地聚焦在未来的工作上。在他们看来,必须学习好才能有好工作。

虽然这一悖论,不断被各种著名成功人士的真实经历所打破,但是家长们却始终信奉,学习好才是硬道理”。

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有个好工作呀!”

学习这么差,以后怎么可能找到好工作?”

这些浅显的职业教育中的误区,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职业教育在世界上很流行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职业教育在西方、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1、英国

著名媒体《每日电讯报》曾报道:英国是很早就开始职业教育的国家,目前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校、政府相关各部门及社会组织要定期为家长举办培训,让他们注意从小对孩子进行职业意识的灌输。”

2、德国

《教育质量发展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有写中小学开设了专门的「职业启蒙课程」,通过职业指导、劳动课、经济教育等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课程及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

3、美国

留美十年的作家田中琪曾在文章中提到:在美国,家长们对职业教育就更重视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会去咨询升学顾问相关信息。”

职业顾问会以更专业的眼光,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特点,从而进行更科学的人生设计和职业规划。

许多家长可能会问,职业教育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对孩子究竟能有什么帮助呢?

1、职业教育帮助孩子树立目标、避免茫然。

许多孩子高考报志愿时手足无措,等到毕业找工作时又频繁跳槽。很场一段时间依然在某个领域浑浑噩噩,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

众所周知的股神巴菲特,从小就接触股票,十岁就买了第一支股票。

小的时候,巴菲特更是从父亲手里搞来成卷的股票行情报纸,把它们铺在地上,用父亲介绍的标准普尔指数来试着解读这些报价数字。

儿时,巴菲特就在自家门外的过道上摆了个小摊,向过往的人兜售口香糖。9岁的时候,巴菲特跑去加油站数饮料售卖机里掉出来的瓶盖数。

这可不是9岁少年的无聊举动,他是在做市场调查。

因为对数字和商业很敏感,巴菲特在年少时就坚定了自己的投资道路,并对复利”的概念有了很深刻的领悟。

这也为他日后,师从投资大师、自己创立投资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他有很清晰的目标和对自身清醒的认识。

2、职业教育帮助孩子有追求、充满正能量。

著名舞蹈家朱洁静如今炙手可热,但是曾经的她却因为身材比例问题而不被看好。

朱洁静从小立志成为一名舞蹈演员,她一直坚持非常努力地练习舞蹈。从小学徒到歌舞团首席,从群舞到荷花奖”女主角, 从舞者到舞协副主席。

整整20年,朱洁静用时间和努力来证明自己对舞蹈的挚爱。

正是因为对未来清晰的认知帮助她走出阴霾,不去畏惧自身的短板,而是不断追求,突破自己,找到了自己的长处,并发扬光大,将儿时的梦想发展成自己毕生的事业。

3、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有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说,在一件事情上,至少要有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才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那么对一个人的职业而言,在一件事情上的专注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孩子比较早就有清晰的职业认知和规划,那么他更有可能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正向积累,从而避免了许多弯路,也可以少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所以,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从父母开始,帮助孩子职业启蒙”

1、帮助孩子对职业树立正确认知

孩子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产生刻板印象。

在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许多未成年孩子觉得工程师这一职业都是穿着工装经常灰头土脸的,所以他们以后并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这一结果真的是出人意料又让人哭笑不得。父母可以做的,就是从自身开始,端正对各行各业的正确认识,不要太过吹捧,但也不能刻意贬低某种职业。

在与孩子谈论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概念,拓宽他们的认知。

2、和孩子谈谈工作的事情

父母也可以选择和孩子直接沟通职业相关的问题,给孩子传达正确的职业观。先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再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他们。

日本著名的商业之神稻盛和夫曾在为他的员工传道授业时讲到:

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上,所以必须让工作快乐起来。遭遇磨炼和身处险境时,我们不应该哀叹、悲伤和发牢骚,而更应该把这些考验看成是上苍和大自然赋予自己的机遇。”

3、倡导职业平等,通过体验尽早接触

父母在为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教育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引导孩子的认知。

要让他们了解到职业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的简单道理,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未来的职业,而不是错误地把钱多活少离家近”当成职业目标。

父母也可以从小带孩子到各行各业中去多多体验,到自己的公司、或者去农场参观、走出去去了解不同人的职业生活。早期的这种亲身经历,也会让孩子受益匪浅,帮助他们获得更全面的职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