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利用竞争心理,鼓励男孩在竞争中成长

走进男孩的世界,父母们就会发现,在任何场合,男孩最关心的事情都是:谁是头头?

实际上,这一状况是由男孩强烈的竞争心理造成的。事实上,从妈妈受孕那一刻起,Y”染色体已经决定了这个小婴儿体内有远远多于女婴的睾丸素,在妈妈的肚子里,这些睾丸素便赋予了男孩不同于女孩的天性——冒险、争吵、自吹、争斗等。因此,强烈的竞争欲望是每个男孩的天性。

对于成年男性来说,竞争的天性会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但对于男孩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不断进取的天性就会慢慢消失,甚至让他们走向相反的方向。

5岁的伊伊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在家里常常不听话,常常把父母的话当作耳旁风,爸爸甚至不惜动用武力,但是他总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很快就将爸爸的教训抛到九霄云外了。

一天,伊伊放学一回到家就问爸爸:爸爸,为什么亮亮总是得到老师的夸奖,而老师怎么不夸奖我呢?”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问,爸爸一时无语,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儿子的提问。爸爸心里开始犯嘀咕: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脑子里面成天都想些什么呀?他也开始反思:儿子为什么有这种心理,难道我们平时犯了大忌,经常拿他和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吗?在爸爸的潜意识里,儿子的这种心理是不好的,他没有意识到,男孩的竞争心理是很正常的。

伊伊的妈妈认为自己可以好好利用儿子的这一心理,让伊伊改变一下自己。于是,她对伊伊说:老师之所以夸亮亮,是因为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呀,虽然他也爱玩,但是他从来都不胡闹,该学习的时候就会学习,上课也认真听讲,虽然他也爱看电视,但该做作业的时候就会认认真真做作业。亮亮能做到的事情你能做到吗?”

听着妈妈的话,伊伊默不作声了,的确是这样,伊伊很贪玩,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讲,还会搞些小动作打扰别的孩子。写作业永远是父母头疼的事情,写不了几个字就说话或干点别的事情,很难专心地做好一件事。最后妈妈对伊伊说:如果你也能做到这一点,相信老师也会像夸奖亮亮那样夸奖你的。”伊伊对妈妈说:我也要做亮亮那样的乖孩子!”好吧,那从现在开始,改掉你身上的坏毛病好不好?妈妈今天看你写作业,能不能不开小差认真写完。”

在妈妈的鼓励下,虽然伊伊在写作业的时候依然有些不安心,但是比以前好多了。爸爸也破天荒地夸了伊伊一次,伊伊很兴奋,睡觉的时候也不再那么顽皮了。在妈妈和老师的努力下,伊伊的变化很大,上课的时候安静多了,平时在家里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的确,喜欢和同龄人明争暗斗”,这就是男孩成长的特点,他们会通过比较来了解自己的优势,从而转化为自己进步的动力。如果父母能抓住男孩的这一心理加以利用,便能够让他们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变得越来越优秀。上例中,伊伊的妈妈正是抓住了儿子的这一心理,才让贪玩捣蛋的儿子变得越来越上进的。相反,如果父母不正确引导,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嫉妒心理。

实际上,3岁左右的男孩,已经有了和别的孩子竞争的心理,事无巨细,都在心理上和别的孩子比高比低、比好比坏。相比于女孩,男孩的观察能力更强,即使父母没有拿他们与别人进行比较,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通过与别人的比较,他们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参照体系,确定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抓住男孩的这种爱竞争的心理,鼓励他们在竞争中不断取长补短、去伪存真”,变得越来越优秀,这样才能在未来学习和生活的竞争中变得越来越强大。

建议一:不要让孩子走上竞争的偏途”。

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有竞争心理是对的,但一定要正当竞争,长大后,孩子就会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相反,如果鼓励孩子的不正当竞争,孩子就会延着弯路”成长——现在他就考试作弊、拉帮结伙,长大以后,他可能还会做出更离谱、更可怕的事情来。

建议二:培养孩子的主动意识,不要扼杀孩子的竞争心理。

孩子缺少竞争意识,常常是由于他们没有主动意识。这就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主动意识。其实男孩很小就有自己来”的愿望,学走路时,尽管跌跌撞撞,也不肯让大人牵拽;玩耍时,尽管力不从心,也不愿别人干预。可是父母却经常因孩子的人小、速度慢等原因帮孩子做。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去限制孩子,而是要给他们提出要求。如要求他们完成手工以后,清理干净桌面,东西摆回原处等,那么,下次孩子做完一件事后就会主动地收拾好东西了。

建议三:利用比赛让孩子学会面对竞争。

父母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比赛,如学校里经常进行的数学竞赛、作文大赛等。比赛所传达出的竞争观念有利于男孩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比赛的结果,父母应多鼓励,少批评,尽量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来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