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开始进入“爱询问”的模式,说过不停,家长怎么应对?

2岁多的宝宝,问题越来越多。电视上的那个人为什么皮肤那么黑?”天上的星星为什么发亮?”小鸟为什么会飞?” 太阳掉下去会不会破?” 老虎和你,谁厉害?”……有的时候,问得妈妈都招架不住了。面对好奇”又好问”的宝宝,妈妈该怎么办呢?

其实,宝宝不停地提出问题,是因为他有了觉察,觉察到这个世界不是那么简单,因此,他已经不满足于对这个世界进行表面化的观察,而是想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宝宝提出问题后,表明他的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学习能力在悄悄萌芽,表明他探索世界的欲望和能力在逐步提高。

但是,有的妈妈觉得宝宝提出的问题只不过是小孩子一时心血来潮的玩闹想法,有兴趣的时候就回答宝宝几句,没时间的时候就随便敷衍两句,赶上心情不好可能就会大声训斥孩子:你怎么那么多问题啊?自己一边玩去!”

这时,妈妈并没有意识到,提问是孩子抓在手里的一把钥匙,他想用这把钥匙来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而孩子能够打开多少扇门,这就取决于妈妈对于提问的态度了。如果妈妈不回避、不逃避,耐心启发、引导、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这把钥匙很好用,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这把钥匙,反之,孩子可能会丢掉它。但是,有一点妈妈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当宝宝不断地重复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比如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要去幼儿园”、为什么喝水”等问题时,可能是宝宝在发泄负面的情绪,比如,他不想吃饭、不想去幼儿园、不愿意喝水等。面对宝宝的消极反抗,妈妈要耐心告诉宝宝吃饭、去幼儿园、喝水等的重要性,说完后,再征求宝宝的意见,宝宝就能接受了。

为了更好地促进宝宝的生长,妈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总是问不停的宝宝呢?

1、鼓励孩子

既然提问对宝宝来讲是好事,那么,妈妈就要尽可能地鼓励宝宝。当宝宝提出问题的时候,妈妈应该及时耐心地帮助宝宝解答后,不妨鼓励宝宝几句:嗯,这个问题不错,我家宝宝很有想法。”有问题就问妈妈,是个好学的好孩子。”当然,妈妈也可以主动向孩子问孩子:宝宝,妈妈为什么这么爱你啊?”海龟是因为伤心才流泪吗?”等等,当然,妈妈提出问题并不是为了考住孩子,所以,妈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是孩子接触过的,再次提出来,是为了让宝宝有机会巩固、整合学到的知识。

2、引导孩子

当宝宝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妈妈的答案并没有满足宝宝的愿望。当宝宝再次提出问题的时候,你不妨反问宝宝你认为呢”你觉得可以吗”,这样,就能达到启发宝宝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目的。因为有时,宝宝提出问题,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个时候,妈妈的反问更能促进宝宝积极主动地思考,促进宝宝整合自己的想法。当宝宝总是不能理解一个问题的时候,妈妈不妨把问题引导到一个容易理解的内容上。这样,不仅可以绕开宝宝难缠的提问,还可以培养他的发散思维,重新引起宝宝的好奇心。

3、考虑孩子的认知水平

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太小儿化还是与生活太远,妈妈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对宝宝来讲,那或许是在他的心中萦绕了很久、思考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想明白的一个大问题。妈妈回答出来后,宝宝的认知就提高了一个台阶,就会去思考更深入的问题,而不是长久徘徊在老问题上。

4、妈妈要学会走下神坛”

在宝宝眼里,妈妈是无所不知的。事实上呢?妈妈并非无所不知。当宝宝问出妈妈也不懂的问题时,有的妈妈习惯装懂。这样做,并不利于培养宝宝,反而会在宝宝心中树立一种大人无所不能的印象,从而导致宝宝盲目崇拜大人,形成自卑情绪。如果妈妈直接告诉宝宝:这个问题妈妈也不懂,咱们一起寻找答案。”妈妈带着宝宝一起查找答案的过程,其实是在向宝宝传达一种求实好学的精神,也是在教宝宝一种学习方法,当这些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宝宝头脑里的时候,宝宝会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