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闺蜜谈到孩子的问题,她抱怨有件事情让她特别头疼。
她2岁多的儿子奇奇性格比较外向,遇事也敢说敢做。周末她带着奇奇去公园玩, 四处都是宝妈带出来玩耍的小朋友。不一会儿,奇奇挣脱开妈妈的手跑了过去。一把夺过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转身就跑。
那个小朋友估计被眼前发生的事情搞懵了,一愣神后就开始哇哇大哭!小朋友的妈妈皱着眉看着闺蜜,闺蜜赶紧追上奇奇,从奇奇手中拿回玩具,一边和对方家长不停道歉,一边安慰旁边在哭的小朋友。
闺蜜说完,一声叹息:两岁的小孩是不是开始会抢东西了啊?我家那个为啥教了好几次都没用。有时在他旁边叮咛不要抢,他就会说:可以借我吗?”,说完之后还是直接抢走,就算人家说不要也还是拿,简直就是个小霸王啊!
孩子抢玩具是故意做的吗?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从18个月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是人开始迈向成为一个真正独立个体的里程碑事件。孩子在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之前,你我不分,看到的东西就要立即去拿,物权意识还没发展,不懂什么叫分享。
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是,看到的东西都认为是自己的,入眼的好东西都想拥有,没有逻辑关系,行为在前,思维在后,不懂啥叫策略,也不想交朋友。2岁多的孩子拿别人的玩具,并不是抢的意思,在小朋友的意识里,还没有你的”和我的”的分别,他看到的只是一个玩具而已。
但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家长也需要引起重视,这说明宝宝开始进入物权意识建立的敏感期,它给宝宝的父母一个信号,我们需要帮他们建立的物权意识了!
那么面对孩子抢别人玩具,家长该如何应对呢?1、家长一味阻止不可行
家长不要总用负面的词语去描述,一直对孩子说你不要去抢别人的东西。当孩子过去企图去拿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蹲下来,握住宝宝的手,看着他们的眼睛说:这个玩具不是你的,而是其他小朋友的,如果宝宝想玩的话,要先询问其他小朋友可不可以和你一起分享。
家长这时也可以主动引导宝宝主动去询问: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许有的家长说引导了并没有用。那么此时要注意,尝试一次就让孩子跟着你的话来做也许并不奏效,家长要一次次地引导,才能使孩子形成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父母会发现,当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他就会过去征求其他小朋友的意见了。
2、建立宝宝的物权意识
父母要在家里就培养好宝宝的物权意识,比如我们家里的杯子,哪一个是爸爸的,哪一个的是妈妈的,哪一个是宝宝的,告诉他不同东西有不同的小主人。这是爸爸的杯子,这是妈妈的杯子,这是宝宝的杯子,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杯子,只能穿自己的鞋子。
通过这些小的东西,让孩子明白不同的东西都有不同的主人,要经过他人允许才能使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权意识。
3、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
如果玩具是孩子自己的,不要强迫他们分享,孩子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分享自己的玩具。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东西是被尊重的,自己可以决定我的我的玩具能不能借给其他小朋友。建立这种意识后,孩子才会学会尊重别人的决定。当自己被拒绝的时候,也能学会懂得尊重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拒绝。
4、鼓励孩子学会交换玩具
爸爸妈妈和宝宝在家时,可以多做一些类似借玩具”的训练:妈妈向爸爸借帽子戴一戴,之后再还给爸爸。爸爸向宝宝借玩具玩一玩,在规定的时间内还给宝宝。
当然,在借东西的过程中,物品的所有者都有说不”的权利。如果宝宝说了不”,也要尊重宝宝的意愿。
爸爸妈妈之间多做些拿走”与送回”的示范后,再尝试向宝宝借玩具。当宝宝意识到借出去的东西,不会消失还会回来时,才愿意尝试分享。
5、告诉孩子礼让”是美德
可以通过小故事或者视频教程,告诉孩子,谦让别人是一种美德,是值得被夸奖,是学习的榜样。
孩子也喜欢正能量,所以,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达,谁不和你分享玩具,就是小气的情绪,这样可能短时间安慰了孩子,可却会埋下更大的隐患。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也是很直接的,他们可以
透过你的言行去判断你对他的好与坏。
因此,当我们遇到孩子之间争抢玩具时,不要盲目地指责自家的孩子,强制他们分享玩具。
试试以上5个小窍门,让孩子既学会说不”,懂得拒绝,也适当鼓励他们主动分享玩具、分享快乐。
你有什么解决孩子争抢玩具的小妙招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