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不要再抱怨孩子T2的可怕了,那是你没看到他成长的精彩

提到terrible two,恐怕大家都会头疼不已。是的,几个月前还是一个笑眯眯乖巧可人的小奶娃,忽然变成了小暴君大魔王,吃饭我不要”,穿衣我不要”,玩游戏玩得好好的忽然开始扔东西,他们的脾气就像三月的天气,忽阴忽晴。

但是,作为家长的你我,除了在他们貌似捣乱的行为中抱怨头疼,还可以试着换个角度,去发现这其间隐藏着的成长进步,是怎样一个大大的惊喜。

自私?我只是明白了物权的定义。”

2岁的孩子满嘴都是这是我的”,那是我的”,六六那会也一样,所有的东西都是她的,哪怕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也固执的要全部占有。我也时常会告诉她要懂得分享,但当时的六六总是不允许其他人碰她的东西。

这样的行为可以被理解吗?一本儿童心理学的书上说,这个年纪的孩子处于物权敏感期,会逐渐开始拥有自我意识,并且努力去熟悉这个过程。这么看来,我要吃这个”,我不要那个”,只是想要明确的表达自己,相对于之前只会咿咿呀呀的表达,也是一个飞速的成长跨越呀!

并且,最重要最令人欣喜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爱也变得深沉了。他跟别人提及父母的时候,会用我爸爸”我妈妈”来取代之前的爸爸”妈妈”,很感动,对不对?

捣乱?我只是拥有强烈的好奇心。”

六六有一阵子会不停的把我收好的东西放在她熟悉的位置,周而复始,乐此不疲。起初我也很崩溃,但后来转念一想,她何尝不是在练习物归原位的概念?

我在家里做家务的时候,她也是饶有兴致的跟着我帮忙,只是能力有限,脏水洒的满地,垃圾弄的到处都是。我放纵了她这些让我多付出很多劳动的帮忙”,只是为了满足她对家务劳动这件事情无尽的好奇。

与之前的懵懂不一样,T2时期的孩子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加强烈的好奇心,总是用敏锐探奇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一切事物的细微变化。面对他们无休止的捣乱”,咱们不妨一笑了之,陪他们一起去体验熟悉这个世界的过程。

固执?我只是想要有规律的安全感。”

一个很常见的事情想必你我都经历过,两岁多的他们每天都有一些固执可爱的习惯。

六六的小固执”是吃面包非要完整的,掰成小块再给她她就会哭闹着不愿意。思前想后,第一次我给她面包的时候是一块完整的面包片,由她自己撕成喜欢的样子,难道是她想要遵从这个规律?于是我顺从了她,每次都让她自己去撕碎,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早餐时光里,她都很愿意去重复这个过程。

出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特别要求一致性,哪怕是要去一个熟悉的地方,如果走的不是同一条路,他都会反抗。其实不是他们霸道不讲道理,小小的他们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安全感。让孩子在他可控的范围内做主,按他的习惯来,等孩子熟悉了这种环境,内心变得安宁了,安全感自然也就建立起来了。

调皮?我只是变得越来越灵活。”

你发现了没有,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运动是不是进步的很快,精细动作是不是也有着让人惊喜的提升?连他们乱扔东西的时候,抓握和投掷也变的比以前要准确的多呢!

他们开始一页一页的翻书,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翻好几页;他们可以用细长的带子把很多东西串成一串。而这些,正是他们在不停摸爬滚打的过程当中学习到的,正因如此调皮”,孩子们才成长得如此迅速。

所以,再看到孩子从狭窄的缝隙里挤来挤去,把一张纸巾撕的细细碎碎丢到满地,不要再抱怨。我们只需要呆在他们身边,当他们尝试有危险可能的事情时,给予充分的保护,而不是简单粗暴的say no。

任性?我只是在诠释我的幽默。”

偏不好好穿衣服,故意反穿,还高兴的不行;不小心碰倒了杯子,扶起后又一次次的伸手去推倒,等着你再扶起来;听到我们偶尔说了一个奇特的音调,就会跟着模仿,然后哈哈大笑……

这些场景你一定不陌生,然而你是否能够懂得孩子的幽默?表面上看起来故意捣乱的他们,只是慢慢融入到了生活之中,用单纯独特的视角去诠释幽默,寻找乐趣。

不要着急忙慌的去纠正孩子的行为,明摆着纠正他们也不会听,倒不如保护好这份稚嫩的幽默感和明媚的好心情,和他们一起探索,重复,欢笑,岂不更好?

每一个时期的孩子都有这一阶段独特的性格特点,换个角度看,T2也可以无限精彩。谁说T2就不可以是terrific(极妙的)two呢?只要懂得欣赏,一切皆美好。

来自 六妈罗罗,版权归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