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开,开,开什么玩笑”,家长失去的耐心,都将是对孩子的伤害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个结巴被朋友激将法激起来,到朋友们到平时根本不敢进的高档酒店消费。他指着一瓶洋酒问多少钱,服务员说:9998元一瓶,开吗?”结巴赶紧说:开,开……”,当服务员打开酒瓶盖后,结巴才说出一句完整话:开,开,开什么玩笑”。服务员只听到开”,却不知道结巴越着急越结巴,结果没等说出开”字后面的什么玩笑”,就把酒开了,为此还闹出了一出官司。可见,做什么事,没有耐心都不行,没有耐心,往往把事情办砸了。

最近看到一位年轻母亲发的帖子,诉说了自己受到的委屈。婆婆抱着孙子看动画片,孩子突然对奶奶冒出一句你这个老东西”,婆婆脸色很不好,问孙子是谁教的。她也赶紧告诉儿子不能这样说奶奶。

结果,丈夫回来后,看到抱着儿子正在看动画片的她,上来就是两个耳光,把她给打蒙了。听到丈夫的呵斥才知道,原来丈夫听了婆婆诉说后,咬定是她叫儿子这么说的了。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动画片传出了你这个老东西,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此时,动画片上正放着葫芦娃,蛇精正对葫芦娃的爷爷这样说。

丈夫显然也看到了,知道错怪了妻子。现在这位年轻的母亲很纠结,自己无端地遭受这样的委屈,这日子还要过下去吗?

从结巴一句没说完的开,开,开什么玩笑”到孩子学着动画片里的你这个老东西”,服务员和丈夫都没有一点耐心,一个开了高档洋酒,惹了官司,一个打了妻子,面临着离婚的风险。

而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在当今的家庭中,在子女教育这件头等大事上,很多家长都存在这种失去耐心,以致拔苗助长,焦虑重压,给孩子带来伤害的情况。

大家也许都记得那个叫做张易文的女孩,智商不低,其父为了造神童,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送到学校,而是自己教。从4岁开始,就教学小学初中课程,在她8岁那年,报名让她参加高考,结果只考了172分。9岁再考,考了352分,然后上了一所大专。孩子在学校里,没有人跟她玩,索然无趣地跟着同学学习。这样对孩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父却觉得这就是成功。

真的是成功吗?确实,有一些早慧儿童,但是都是通过正规渠道培养的,比如中科大、西安交大、东南大学的少年班。年龄相当的孩子提前学习,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张易文如果真的智力超群,可以进这类少年班。进一个极为普通的大专,显然是耽误了孩子。如果有点耐心,这个孩子上清华北大不敢保证,但上个一本重点大学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何必要这样拔苗助长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个例,真的如此吗?根本不是。只是在很多家庭里,不是这样太典型罢了。君不见,很多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就被送到了补习班,开始学习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理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提前起跑的现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家家都想培养出神童天才。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神童不多天才更少,更多的人都是普通人。

然而,我们很多家长,就是难以承认孩子是普通人这个事实,于是就提前再提前。而一些培训机构乐见家长如此焦虑,这就是发财机遇。而一些无良学校,跟这些机构暗通款曲,提前教学,增加家长焦虑。

所以,教育部在减负措施中明确规定,不得提前教学,坚决杜绝非零起点教学。但是,积重难返,需要一段时间的猛药才有可能奏效。而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艰难的。

提前教学,未必就能赢在起跑线上,而往往因为拔苗助长,而让孩子受到伤害,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真的不能不引起注意。对于孩子的教育,多一些耐心,多给孩子一些信心,让孩子按照自然规律成长,才是正确的选择。大家对于这种现象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