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长有没有必要和孩子说道歉?你的做法是什么?又因为什么呢?

本文/优优妈妈(独家原创)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孩子仿佛站在了不同的角度,很多时候家长就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孩子就应该听从父母安排的那个人,更多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这就是孩子的内心会有些不公平。更多的家长愿意用父母的架子去管控孩子,很少会和孩子去做朋友。但其实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像是孩子的榜样,往往给孩子带来的都是指引作用。即使全世界在孩子眼中,也不敌家长在他面前做的一件事情。

从孩子成长的一路看过来,小时候还是喜欢听从父母的安排。到了三岁以后开始学会拒绝爸爸妈妈,到了12岁开始进入叛逆期,这时家长和孩子之间经常会产生矛盾,而且家长总是会抱怨孩子,甚至还有很多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做出一些不理智的新行为。在这个情况下,家长很容易冒犯孩子,给孩子内心造成不好的影响。更多的时候家长要求孩子去认错。可在过程当中家长做了一些不好的动作时,家长有没有在和孩子道过歉?

比如,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自己整理书包收拾东西,总会有难免丢三落四的时候。可到父母因为这些事情去训斥孩子的时候,总是会扯出一堆问题。当孩子一旦和家长,进行反抗,家长并会变本加厉的训斥。孩子狠狠地摔门一刹那,家长就会火冒三丈,之后接下来便会发生更多的事情,这一系列问题下来,家长早就忘了最初的原因。而徒添了很多烦恼,这也让孩子的内心感觉到不公平,也许自己年龄还小,事情做不到尽善尽美是很正常的。可爸爸妈妈的指责,总有让孩子接受不了的时候,尤其针对于暴躁型的家长。在孩子的内心会产生极度的不公平,为什么家长可以训斥孩子,却不能给孩子改正的机会,道个歉呢?

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争吵就是一个开端。家长在争吵之后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同时孩子也会对父母有一些不好的看法。对于家长,会伤害孩子这件事情,你认为需要道歉吗?

家长的不同做法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种家长认为—坚决不道歉。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家长就是家长,孩子就是孩子,是不可能成为朋友,也不可能在一个战壕里的,永远都站在对立面上。而且当家长和孩子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很多家长认为家长的管教是应该的。孩子就应该听从父母的意见,而且孩子还小,不管事怎么可以呢。更有人会认为孩子小不记事,长大以后便知道这些都是没他好。把自己养育孩子的辛苦全部放在这件事情上去衡量,认为自己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养大,即使自己有过错的地方,碍于家长的情面,也不应该低头向孩子去认错。很多时候对孩子的处理方式便是冷处理,只要把孩子晒在一边,不理他自然就好了。

这种端着架子的家长,总认为家长和孩子是两种不同的身份,却在无意中用自己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孩子,这只能将孩子越推越远,孩子和家长的心距离越来越大,亲子之间的关系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而在很多时候也会误伤孩子,在孩子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并且很多时候需要得到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家长这种行为只能让孩子变得敏感脆弱,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总是朝悲观的方向发展,认为任何事情自己都不会完成的很好,总是会对自己自暴自弃。

第二种家长认为—知错就改,无论是谁。

很多家长非常讲究原则,即使在家庭中也有自己的小行为准则去规范所有人。在这个家当中不管是谁犯错都应该主动承担错误。所以,如果是家长通过一些小事情真正的误伤了孩子,家长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之后,也会主动的向孩子去承担错误,并且真诚的说一声对不起。在孩子那里得到的不仅是孩子的原谅原谅,同时也能让孩子在内心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支持,会在心中认为自己的父母是最疼爱自己的。也会打开亲子之间和平相处的大门,只能让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而父母带给孩子的这些,行为会让孩子的内心充满爱,充满乐观,同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会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第一,尊重。

不管是在家庭关系当中,还是在社会关系当中,尊重是人和人相处的最基本条件。而且尊重也是相互的,当你可以为别人付出一分,别人会为你多付出一倍。家长和孩子之间同样如此,当家长愿意打开自己的心灵接受孩子能够给孩子尊重的同时,孩子内心也会深刻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各种事。而且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自己父母的尊重,不要忽视孩子内心的不成熟。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路上性格形成宝贵的原因。家长如果用不错误的行为去引导孩子,只能让孩子的性格上有缺陷。

第二,平等。

平等是维持家长和孩子之间最重要的杠杆。想要让孩子和家长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要从平等做起,不要因为自己家长的身份对孩子。在行为和观点上都强加干涉。很多时候孩子的年龄,造就了他现阶段的想法,这些和家长的期望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很多时候,大家羡慕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朋友关系,甚至闺蜜关系,这些都建立在平等之上,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发现自己不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孩子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向父母展示,这时孩子的内心才能够更加充盈。

第三,理解。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成就。都希望孩子能够发展的好。这时候家长忽略的便是理解。当你能够真正对孩子达到理解,能够做到知己知彼,你才知道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不然永远是家长在家长的线路上走,孩子在孩子的小路上徘徊。孩子在自己成长的路上总也找不到方向,家长总也不能给到正确的动力。只有达到了相互理解,才能够帮孩子引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能够和孩子之间有良好的沟通。

想让孩子能够成为有责任感,可以担当风险的,人家长一定要切记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是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对孩子指责,强逼着孩子去承认错误,家长都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孩子应如何去做呢?

家长更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知错认错,懂得改错的家长也会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这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成为孩子的助燃器,不要总说孩子小,但其实人小心不小,你若把孩子看小了,那么,你比孩子还要小,所以,家长犯错了,更要学会主动承担,这才能够让孩子更加尊重。

我是优优妈妈,分享生活中育儿经验或有任何困惑都可在下方跟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欢迎分享给需要的人!!↓↓↓收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