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什么?
宇宙射线是指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粒子,如伽马射线、X射线、中微子等,宇宙射线产生的原因很多,恒星、黑洞、超新星爆发等都能产生宇宙射线。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指在宇宙空间各个方向射过来的微波辐射,它大体上是各向同性的,其能量谱符合2.3K的黑体热辐射能谱,它是宇宙大爆炸的遗迹,它的发现成为大爆炸理论的有力证据。
什么是宇宙微波辐射??
来自无明显分立源天区的各向同性电磁辐射。在不同波段,辐射有不同的起源,并可具有非宇宙学起源。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产生于大爆炸后的三十万年.大爆炸宇宙学说认为,凞发生大爆炸时,凋宇宙的温度是极高的,刃之后慢慢降温,刚到现在约150亿年后大约还残留着3K左右的热辐射。
关于宇宙的科普知识
夏日夜空,繁星闪烁,不禁使人陷入对宇宙的遐想之中。20世纪10~2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远星系光谱线的频率随着它离我们距离的远近而有规律地变比,即谱线红移。1929年哈勃总结出谱线红移的规律是:对遥远星系,红移量与星系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比例系数H叫哈勃常数,这红移叫宇宙学红移。此后,在红外及整个电磁波波段都观测到了这个规律。它被解释为是由星系系统地向远离我们的方向运动时的多普勒效应产主的。这就像火车远离我们行驶时汽笛的声调(即频率)比静止不动时的声调更低一样,由此得出星系都在做远离我们的运动,离我们越远运动速度越快的结论。这就好像是掺有葡萄干的面包在烤箱中膨胀起来一样。这个模型叫宇宙膨胀模型或大爆炸模型。近年来在宇宙膨胀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爆胀宇宙等多种改进模型。
从宇宙膨胀的观点出发,利用哈勃公式反推到过去宇宙中所有天体应该聚集于一点,由于某种原因在它内部产生了"大爆炸"。诞生了现在的宇宙,从而得出了时间是有开端,空间是有限的结论。宇宙从大爆炸到现在究竟经过了多少时间,即宇宙的年龄是多少,这取决于哈勃常数H的大小。最初哈勃常数仅500(公里/秒/百万秒差距),这样算出的宇宙年龄比地球的45亿年的年龄小很多。以后改为50~100之间。若取100,宇宙的年龄只有100亿年,而银河系的球状星团的年龄是150亿年,矛盾很大。若取50,宇宙年龄为200亿年,矛盾不那么明显,因此被大爆炸宇宙论者所赞同,但在观测上,这个数值有些勉强。究竟是多少,一直没有定论。近年来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的结果倾向于取80。这样算出的年龄为120亿年,矛盾还很明显。宇宙将来是一直膨胀下去还是又收缩回来,这要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而宇宙平均密度究竟是多少目前还不能确定,因为观测的距离越远,平均密度越小,下限有没有还不能确定。1965年发现了宇宙空间的2.7K微波背景辐射,被大爆炸论者解释为大爆炸时期的光经过上百亿年后的遗迹,是大爆炸宇宙的一大证据,但这种解释并不是唯一的,因为宇宙空间中充满介质,2.7K微波背景辐射具有黑体辐射的性质,可以解释为宇宙空间中介质发出的温度是2.7K的热辐射。
仔细分析起来,问题可能出在将光谱线的红移都解释为星系运动的多普勒效应上。过去,人们曾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了银河系内恒星的光谱线移动,从而成功地确定了星系内存在自转现象。但现在天文观测中却发现一些红移现象,若用运动的多普勒效应解释就存在许多困难,这促使人们考虑到必然还有其他机制能产生红移.
可见宇宙怎样划分出来的
广义的宇宙定义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狭义的宇宙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物质。“宇宙航行”的“宇宙”定义就是狭义的“宇宙”定义,宇宙航行意思就是在大气层以外的空间航行。
古代对宇宙的定义,有西汉的《淮南子》:“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发现我们的宇宙已经膨胀了138.2亿年,最新的研究认为宇宙的直径可达到920亿光年,甚至更大。
人类所观察到的部分宇宙的物件大约是由4.9%的普通物质(构成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的物质)或“重子”,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构成。重子物质构成星系际的“蛛网”。
在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宇宙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暗物质和暗能量分别通过对普通物质产生的引力作用和推动宇宙做加速膨胀而表明它们的存在。如果暗能量不存在,那么物质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就会减慢宇宙的膨胀,但是天文观测表明我们的宇宙在做加速膨胀运动。宇宙由一切天体组成。
宇宙中真的有放射性辐射吗?那是为什么产生宇宙大爆炸的呢/
宇宙大爆炸(Big Bang)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复杂的,现在只能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描绘过去远古的宇宙发展史。在这150亿年中先后诞生了星系团、星系、我们的银河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卫星等。现在我们看见的和看不见的一切天体和宇宙物质,形成了当今的宇宙形态,人类就是在这一宇宙演变中诞生的。
后来又观测到了充满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就是说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余波虽然是微弱的但确实存在。其要点是,宇宙是从温度和密度都极高的状态中由一次“大爆炸”产生的。
参考百度
据说宇宙一直还在扩张中!! 一定是像原子爆发那样的!
有B地球``不是希望有! 绝对有B地球的! C D 甚至更多!
全宇宙温度最低的地方是哪?
—273.15℃ 绝对零度 绝对零度,即绝对温标的开始,是温度的极限,相当于—273.15℃,当达到这一温度时所有的原子和分子热量运动都将停止。这是一个只能逼近而不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人类在1926年得到了0.71K的低温,1933年得到了0.27K的低温,1957年创造了0.00002K的超低温记录。目前,人们甚至已得到了距绝对零度只差三千万分之一度的低温,但仍不可能得到绝对零度。 如果真的有绝对零度,那么能不能检测到呢?有没有一种测量温度的仪器可以测到绝对零度而不会干扰受测的系统(受测的系统如果受到干扰原子就会运动,从而就不是绝对零度了)?确实,绝对零度无法测量是依靠计算得出来的,研究发现温度降低时,分子的活动就会变慢,那么依靠计算得出,当降到绝对零度时,分子是静止的,所以就得出了绝对零度的概念。 —270.15℃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所遗留下的布满整个宇宙空间的热辐射,反映的是宇宙年龄在只有38万年时的状况,其值为接近绝对零度的3K。 —260℃ 星际尘埃的温度 在寒冷的宇宙空间,星际尘埃的温度可低达—260℃。
什么是霍金辐射?
同在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虚粒子在黑洞视界边缘不断产生。通常,它们以粒子-反粒子对的形式形成并迅速彼此湮灭。但在黑洞视界附近,有可能在湮灭发生前其中一个就掉入了黑洞。这样另一个就以霍金辐射的形式逃逸出来。 事实上这种论证并不清晰地与实际计算相符。从未有过标准的计算如何变形以解释关于虚粒子溜过视界。对于此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人求出过一个“狭义”的描述此类在视界边上发生的霍金辐射问题的解释。注意:或许这种启发式的问答变得精确起来,但不一定能从通常的计算中求出答案。 通常的计算中涉及巴格寥夫(Bogoliubov)变形。其想法是这样的:当你量子化电磁场的时候,你必须采用经典物理方程(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并将其视为正频和负频两部分的线性相加。粗略地讲,一个给出粒子,另一个给出反粒子;更精确地讲,这种分割暗示着对量子真空理论的定义。换言之,如果你用一种方法分割,而我用另一种方法分割,则我们关于真空状态的观点将不符! 对此不必过于惊惶失措,这只是令人有些心烦。毕竟,真空可被认为是能量最低状态。如果采用根本不同的坐标系,那么对时间的观念将会完全不同,由此会有完全不同的能量观——因为能量在量子理论中被定义为参数H,时间的开方就以exp(-itH) 给出。所以从一方面讲,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在经典场论中,依据不同的正、负频划分得到不同的解——时间依赖于exp(-i omega t) 的线性组合解,被称为正/负频依赖于符号omega——当然,这种选择依赖于如何选择时间坐标t。另一方面,可以肯定我们会有不同的关于最低能量状态的观点。 现在回到作为相对论一种特殊情况的明可夫斯基(Minkowski )平坦的时空。这里有一丛按洛伦兹(Lorentz )变形区分开的“惯性框架”,它们给出了不同的时间坐标系。但你可以发现,不同的坐标系给出不同的正负频的麦克斯韦方程解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并不太糟。人们也不会因这些坐标系的不同产生对最低能量态的歧义。所以所有的惯性系中的观察者对于什么是粒子、什么是反粒子和什么是真空的意见是一致的。 但在弯曲的时空中不会有这种“最佳”的坐标系。因此即使是十分合理选择的不同坐标系也会在粒子和反粒子或什么是真空方面产生不一致。这些不一致并不意味着“任何东西都是相对(论)的”,因为存在完善的用以在不同坐标系系统的描述间进行“翻译”的公式,它们就是巴格寥夫变化公式。 所以如果黑洞存在的话: 一方面,我们可以把麦克斯韦方程的解用最清晰的方式分割成正频,这种分割即使是处于遥远未来并且远离黑洞的人也能够做到*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麦克斯韦方程的解用最清晰的方式分割成正频,这种分割即使是处于(恒星)坍缩成黑洞(一事)发生之前的遥远过去的人也能够做到。
请大家对宇宙提出一些问题.要附加答案!!
1.在“大爆炸”之前是个什么东西? 答:是一个奇点。一个体积为零,密度无限大的点,所有的物理规则在这里都失效。奇点爆炸,时间和空间开始产生。 2.宇宙有多大? 答:宇宙有限无界。宇宙是有限的,但是没有边界,整个宇宙模型可能是个球形,就像地球,你一直往一个方向走,总有一天你会绕地球一圈而回到出发。同样用望远镜望向宇宙深处,如果时间足够长,你会从望远镜你看到自己的后背。你永远发现不了它的边界,但它却又是有限的。 3.宇宙在膨胀吗? 哈勃“谱线红移”现象是由哈勃所证实的,他观察到地球以外的星体所发出的光谱都在向红色的一段移动,这说明他们正在远离地球,所以证实宇宙在膨胀。 其实宇宙在加速膨胀。宇宙大爆炸后,在引力的作用下,宇宙要减速膨胀的,不过观察发现宇宙却在加速膨胀,所以还有另一种与引力作用相反的力量在让其膨涨加速,科学家称之为暗能量,暗能量在大爆炸后的某个时间产生,且随着宇宙膨胀其密度却保持恒定,在随着各个星系距离的增加,引力作用逐渐减弱的情况下,暗能量的力量逐渐超过引力,而使宇宙膨胀加速。 4.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来源? 答:是大爆炸是遗留下来的辐射。大爆炸后产生的辐射,如各种射线、粒子等,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辐射在整个宇宙空间内散播,几乎充满了正个宇宙空间,所以科学家在各个方向进行宇宙射线观察时都有这种背景的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