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黑白卡」吗?就是号称能促进婴幼儿视觉发育的那种。
黑白卡不是医疗用品,它源于商家对一系列关于婴儿「色觉」的实验的解读。
❤️「灰卡」的诞生❤️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热衷于用各种技术来测量婴儿的视觉功能,特别是对视敏度的测量。
研究发现,婴儿对颜色的识别是逐步完善的。
新生儿眼睛中感知颜色的视网膜结构尚未成熟到足以感知红色,蓝色,粉红色,黄色,紫色和绿色的值和强度,只有强烈的黑白对比色最易引发他的
感兴趣可以
图源:amazon
随着对婴儿视觉研究的深入,商家又发明了各种婴儿用品。
例如,研究发现3个月以后的婴儿开始能逐渐分辨一些基本的颜色。
因此,商家提出黑白卡能让3个月以内的婴儿看清楚图形的边缘,刺激其视觉的发展;3个月以后的婴儿逐步发展出深度感知,此时就可以转而使用彩色卡片。
例如,研究发现3个月的婴儿只能聚焦在距离脸部20~25厘米远的物体上,但此时他们的视觉焦点还很集中,不能从一个物体聚焦到另一个物体。此时,黑白卡片能让婴儿专注其中,促进视力发育。
因此,商家
当研究人员要求父母近距离注视出生仅1~5天的婴儿并展露出各种表情时,双侧后颞皮质(bilateral posterior temporal cortex)的血液动力反应记录表明,当父母的脸部表情和动作发生变化时,婴儿的注意力也会随之变化。
相反,研究人员让基因高度接近人类婴儿的恒河猴观察脸部以外、其他部位的运动或机械运动时,则无法记录到其双侧后颞皮质的血液动力反应。
正是这种面对面的真实交流,被婴儿的视觉系统所识别后,激发了婴儿面部表情及肢体的回应和模仿,从而让宝宝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全新的世界。
与此同时,父母不仅注视孩子的脸,还对他们说话、唱歌、互动,这些亲子时光能有效刺激宝宝五感的发育,让他们的各项认知发育突飞猛进。
如果你家有黑白卡,拿给宝宝玩一玩、看一看,没有坏处——毕竟3个月以前的宝宝确实容易被色彩强烈的画面所吸引,甚至专注地观看。
但需要注意的是:
黑白卡要避免单次使用时间过长(通常注视几十秒即可),也不能太过近距离使用(保持在20~25厘米的距离),避免过度刺激和集合过度(也就是所谓的「斗鸡眼」)。
要想刺激宝宝的视觉发展乃至各项认知及语言能力的发育,没有任何物品能替代父母真实的、面对面的陪伴和互动。
你家有黑白卡吗?还有红卡?你是怎么用的呢?评论区聊聊吧!
参考文献MERCER, Michele E , Mary L , et al. Contrast/Color Card Procedure: A New Test of Young Infants' Color Vision[J]. Optometry & Vision Scienc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tometry, 1991, 68(7):522-32.
Taylor C , Schloss K , Stephen E. Palmer. Color preferences in infants and adults are different[J].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END
编辑:萌妈 排版:萌妈
图片来源:免费图库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