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亲一味地跟孩子讲道理没有用?3个例子,教你如何去沟通

很多父母会发现,不管怎么跟自己的孩子讲道理,孩子就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爸爸妈妈们都知道打骂孩子不好,要试图去尊重孩子。可是你越跟他讲道理,他的心里抵触情绪就越强烈,往往达不到父母亲想要的效果。

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让他多吃点素菜,他就是不吃。你跟他讲道理,不能光吃肉,注意荤素搭配,这样才能均衡营养。可他不理你,偏要把素菜放到一边。又比如在学习的时候,让他早点做完,不要光顾着玩,他偏要边做边玩。

父母亲一味地跟孩子讲道理没有用?3个例子,教你如何去沟通

等等之类的例子,父母亲肯定是遇到不少。如果父母亲只是一味地给孩子讲道理,多半效果是不明显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们把讲道理当成了沟通。要明白,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讲道理是父母亲以大人的姿态跟权威,来给孩子进行说教。

那父母亲为了避免一味地说教,给孩子带来的叛逆心里,我们该如何去进行正确的沟通呢?下面我将举三个例子,带你们了解平等沟通的重要性。

第一个例子:冬天的时候,有位妈妈跟她女儿一起参加了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旅游。当她们到达最后一个景点的时候,有家长说不去了,就在车上看一眼,外面太冷了。孩子们也觉得累了,都高兴的同意了。可是老师还是要求所有人都下车,去看一下。

其他孩子都下车了,只有她的女儿还待在车上不想下来。她跟她女儿说待会儿车上空调关了,会很冷的,还跟孩子讲道理,可就是不听,坚持不下车。到最后不但说尽了话语,还把她女儿说的哭闹起来,妈妈是既郁闷又恼火。

讲道理

后来通过跟孩子的沟通,才知道孩子并不是不想下车,而是不想去景点参观了,还不如在车子里面待着暖和。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妈妈就放弃了跟孩子讲道理。就建议一起下车,到旁边的大厅里面等大家,那里面也很暖和。孩子听了,立马就不哭闹了,然后就下车,情绪一下子好了起来。

这件事就很明显的说明了一点,孩子有的时候看起来无理取闹,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他们的诉求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如果你找到孩子的诉求,再去沟通,势必会通畅很多,远比讲道理强多了。

玩具车

第二个例子:有位孩子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比如自己喜欢的玩具,不知道放哪里了,到处找也找不到。他爸爸经常会花时间,对孩子进行说教,让孩子怎么去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可孩子就是不听,到处乱放,玩的时候再去找。

后来他爸爸想了一招,在孩子带着心爱的玩具车出去玩的时候,趁孩子跟小伙伴们玩,就把他的玩具车带回家了。孩子回来之后说玩具车找不到了,爸爸让他自己出去找。找了一圈,绝望的哭着回来了,以为丢失了。

讲道理

然后爸爸把玩具车拿出来,说是邻居家的阿姨送过来的。接着爸爸跟孩子沟通,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如果下次被别人捡走了,说不定就不会还给你了。通过沟通,孩子知道了及时收拾玩具的重要性。

从此,孩子就主动的去收拾好玩具了。如果爸爸还是像之前一样,一味地讲道理,他势必还是当耳旁风。可是这次事之后,孩子尝到了丢失玩具的绝望,让他明白自己要承担的后果。这种方式比说教管用多了,不过要注意适度。给孩子来点小惩罚,再去沟通,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父母亲

第三个例子:妈妈跟女儿逛街,看到有人卖乌龟。女儿看到乌龟小小的,蛮可爱的,就想要养一只。妈妈刚开始是不同意养的,觉得女儿太小,只是一时兴起,买回去可能就放在那边不管了。女儿不同意,吵着非要买,讲道理也没有用。

妈妈知道说道理是行不通的,就跟女儿沟通。让她明白养一只小动物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好好照顾才行。如果确定要养,就要为小动物负责任,不能随便抛弃,让女儿自己考虑。最后,经过认真考虑之后,买了一只小乌龟回家了。

讲道理

原先妈妈以为女儿是一时好奇,不过当看到女儿,每天都会喂乌龟吃东西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多虑了。不仅如此,还让女儿学到了一种责任感,学会了怎么去爱小动物。有的时候,讲道理如果不行,那家长不妨在沟通中,给孩子提供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以上的这三个例子都说明了,正确的沟通方式,会比一味地给孩子讲道理,效果来的好,来的快。父母亲不要执着给孩子讲道理,当家长从内心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这才是亲子之间,真正沟通的开始!孩子也会放下心里的抵抗情绪,从而愿意来跟父母进行互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