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一顿饭吃得可少了,不好好吃饭真闹心?教你一招搞定他

孩子一顿饭吃得可少了,不好好吃饭真闹心?教你一招搞定他

现在,让孩子好好吃饭,成了太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很多家庭,每天可能都会发生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前面跑,大人端着碗,跟在后面追,嘴里不停说着再吃一口吧,就一口……”,孩子呢,不仅不怎么搭理,还可能很抵抗。一场追逐”下来,往往是家长累得不行,碗里的饭菜却没怎么见少。

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吃饭呢?

其实,问题主要出在家长的引导方式上。一些家长朋友们引导孩子吃饭的方式,是追着喂、哄着喂,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给孩子玩玩具,或者看电视等等。家长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比较管用,紧接着,孩子就不买账了,而且可能越来越不爱吃饭。你会发现,这些孩子的吃饭时间,往往也都是单独设定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家长习惯先喂孩子吃饭,然后自己再吃饭;

与此同时,还有些家长朋友会跟孩子讲条件,比如你要是好好吃饭,我就带你去游乐园玩”,或者如果你把今天的饭都吃完,那我就给你买你最想要的玩具”等等。可是我们总不能每次都用各种奖励,来作为让他吃饭的理由吧,再说了,好好吃饭本来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能用来当作交换条件呢?即使你挖空了心思给孩子做饭,食物闻起来再香,样式再独特,因为这种种的不当的引导,孩子又能把多少注意力真正放在吃饭上呢?

既然这些引导方式不利于孩子进食,什么样的引导方式才是合适的呢?给大家支个招,不妨试一下诱导饥饿”引导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大人坐在餐桌前专注于吃饭,以此来产生一个可以诱导孩子产生饥饿感的氛围,进而让他主动参与进来,和家人一起吃饭。

第一个关键点:大人都坐在餐桌前!

其实,这么做是为了吸引孩子对家长吃饭这一行为产生好奇。因为当到吃饭的时间以后,他会发现,没有人理他,全家人都在餐桌前吃饭,他就会好奇,跑到大人身边观察。这时,你就可以趁机邀请”他吃一点东西,如果他吃了一些食物,那你不妨当即表扬孩子一番。慢慢的,孩子就会融入这样的氛围里。有的家长,自己先不吃,把先喂孩子当成头等大事,但孩子不光不爱吃,有时候还会表现出抵触的行为来。

所以,家长要意识到,你提前喂孩子,你以为给孩子开小灶,搞特殊化,是对孩子好,但是你越以你的方式对孩子好,孩子反而越不领情,因为他反感自己太特殊。他不认为你这是关爱他,对于他来讲,接收到的是一个负面的影响,他会觉得很别扭。如果孩子愿意参与,你甚至还可以在他手里放一个勺,让他体会到一些对食物的掌控感,说不定,孩子的饭量会出乎你的想象。

刚一开始时,孩子可能未必会在餐桌旁停留太久,其实你完全可以让孩子离开餐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记住,一定不要追着喂饭。你可能会说,孩子不吃饭难道不会饿么?家长要知道,这很可能是他不饿的表现,而且他要是不饿,你强迫他去吃饭,只会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非常不利于引导。另外,如果孩子这顿饭没怎么吃,大家也最好不要在下一顿饭之前,给他吃零食,这样几轮下来,孩子慢慢就会坐在餐桌前和大人一起吃饭了。

第二个关键点,那就是家长要认真吃饭”,给孩子做一个好的表率。

妈妈需要知道,吃饭的时候,决定给孩子吃什么,是家长的事儿;孩子吃多少,实际上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事儿。因为,家长在孩子吃饭的过程中,掌握着引导孩子怎么去吃,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吃”的主动权。因此,家长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做好榜样,自己吃得很香,孩子很可能就会吃的更香。

总的来说,家长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不去搞特殊化,而是换一种思路,让孩子加入家庭的就餐环境,这样大家就都能轻松了,吃饭也就不再是难题了。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灵活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才能让养育孩子更加轻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