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左手输液,右手写字,孩子健康重要还是作业重要?
今天在新闻上看到了引起共鸣的事件,南京同仁儿童医院因医院设作业吧”被推上热搜。儿童医院在输液科设置作业吧”,顿时网友们热议,像是炸开了锅。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医院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地方,孩子生病了应该好好休息,怎么整个作业吧”出来,让我们很是气愤。

看到作业吧”我也是一股气堵在了胸口,孩子生病能写作业吗?这不是拿孩子的健康开玩笑吗?这让我想起了孩子去年班里流行感冒的一幕,很多孩子高热咳嗽,一连几天打针输液,老师把每天所学的内容发到群里,孩子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学习新内容。那几天群里热闹的狠,家长纷纷的发出孩子输液及学习的照片。有的孩子坐在病床上一边输液一边读课文,有的孩子左手输液,右手写字。家长们能不心疼孩子吗?孩子作业多学习任务重,稍有拉下,再追上会很辛苦,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学习进度保证和班里的孩子一样,等病好了上学,也不用为追以前学过的内容儿吃力。
带孙子离家出走的奶奶最近一奶奶因为不满意儿媳辅导孙子写作业,带孙子离家出走。老人在教育上和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希望孩子从小好好努力,长大了拥有选择的权力。老人也希望孩子好,可就是看到孙子每天都在写写很是心疼。他们那一辈人很多没有受过教育,认为我没有上学也过的好好的,干嘛要让孩子那么辛苦。他们不但不帮忙教育孩子,反而成了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绊脚石。我的奶奶就是这样,记得有一次因为学习被老爸打,她就是这样和我爸说的我不学习不也没有饿死。”至今都很感激奶奶的疼爱,但更感谢父亲严厉的教育。

教育孩子要从小抓起,我家的两个孩子就是形象的对比,大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单位比较忙,再加上夜班几乎没有辅导过他学习。孩子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到二年级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很吃力了,他对很多的生字及拼字不认识,一年级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二年级学习起来很吃力,尤其是表现在语文上,他每一张卷子都要做两个小时,辅导起来相当的困难,老师还给孩子下了厌学的结论,每一次的辅导都几近崩溃。
我经常会登录网站寻找教育方法,但每一种方法之间联系很小,有的甚至观点相反,我尝试了一种有一种。家长们意见各异,有的提倡孩子一进家门就要写作业,有的说吃过晚饭写作业,还有的说孩子刚放学应该让他呼吸新鲜的空气,那时候还能够见到太阳等等。那作业放到什么时候写呢?运用他们的这些方法我没有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也没有养成什么好多习惯,孩子一心想着玩,对作业很抵触。对此我一直在想办法,希望他能爱上学习。
陪伴从二年级开始我对孩子每一天的作业开始辅导和陪伴,由于学习计划是我为他制定,他好像对计划不太满意。昨天他再次打破想打破我的底线,用他那充满智慧的大脑操控我的情绪,庆幸的是我情绪很稳定。尽管他表现出各种的洋相和哭闹,我都以欣赏及事不关己的眼光和口气回应他。儿子好像在这次心理战中,我的反应最出后他的意料之外,只好作罢。

晚上回到家,他主动的拿起作业开始写,孩子现在三年级已经有写作业的意识,只是会主动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在我的底线之内的要求。孩子不是什么都不懂,他们什么都懂,只是他不知道我们的底线在哪里,肆无忌惮的蛮缠,当他知道这些不能触碰,他们的大脑反馈信息会告诉他,只能到这里,越不过界,试了几次之后会主动遵守。家长的底线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基础。
关键的一年级我儿子的小学老师告诉我,一年级虽然没有很深的知识,但习惯的养成,学习力的培养很重要。别看一年级刚开始,也就是这一年,如果养好了,就什么都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等。所以你不用太关注孩子一年的试卷考多少分,而是培养他书写的习惯,主动写作业的习惯和阅读的习惯。经历的大孩子的风雨雷电之后我真的深有体会。
现在小儿子刚入一年级,大孩子刚入三年级,两个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多方的考虑及一个月的思想斗争之后,决定辞职带娃。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小儿子每一次写作业身边放一本漫画书,他每次把本子拿出来就只顾看漫画书,刚开始我是体醒了一次又一次,他是写着哭着。我就坐在他旁边陪着他,他说什么我只能表示接受,就这样第一星期中哭着写作业,但每次回来都写,尽管写的有写慢,写的时间有些晚。

现在是开学的第三个星期,完成一种作业已经很轻松,第二种作业会完成,但还是会抱怨老师布置的太多。
孩子的习惯是慢慢的养成的,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坚持是养成好习惯的前提。无论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小学其它阶段的孩子。其次是保证孩子在固定的环境中学习,我的大孩子那时候经常的换房子,写作写经常换地方,今天姥姥家,明天大姨家,这样不利于习惯养成,只有在稳定的环境中孩子才会学习的比较自然放松。
很多父母表示在陪娃写作业的过程中,老是压不住情绪。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大都把关系搞反了,作业是孩子的,先写什么他决定,要写什么他决定,该写什么也由他决定。我们只是引导作用,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指责,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发现了孩子的错题先不要管他,除非孩子问你。在写完以后,和孩子一起检查,一步一步让孩子自己发现其中的错误,这样在纠正错误和解题思路时,孩子会掌握的更牢固。
家长的情绪也时陪伴孩子中的关键,和孩子共同的制定计划,做到相互的尊重。这是一个内修的过程,毕竟像刘静哪种性格的家长很少,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修炼我们的眼界和教育孩子的态度。才能慢慢的从坏情绪中走出来。每一种书中的方法都不太适用于我们的孩子,父母只有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把内容吸进去,揉碎它,灵活的运用到我们的教育和处理问题当中。
别人的方法你家的孩子,在这里提醒家长,不能盲目的相信别人的方法,那是你家的孩子,可能和别人家的不同。无论是医院力的作业吧”,还是经常写作呀到深夜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孩子的情况父母最了解,该学的时候学,但身体才是最重要的革命本钱,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学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