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教育,已经从心理学阶段逐渐向脑科学阶段迈进。我们作为家长不仅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还要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大脑区域中各位置担负着不同的学习功能并使用不同的学习管道,分为听觉、视觉、体觉。每个学习管道皆有其本身的特质。
什么是优势学习管道?上课时,有的孩子可以一直盯着老师听讲,有的孩子却总要做些小动作,有的孩子甚至一节课都坚持不了总想动。我们不同的人在学习时候被刺激的感官存在差异性。有的人是喜欢用眼睛看,有的人是喜欢用耳朵听,有的人则喜欢用动作来感受理解。每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占主导的管道就是优势学习管道。
了解孩子的优势学习管道,不仅可以给孩子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法,还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做出一些有益的补充和调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小学一年级的小明,老师和家长沟通,感觉上课时他好像很少把注意力放在黑板上或者老师身上。有时还做小动作,低头看书。看着不认真听讲,要是提问他,他倒也能回答出来,考试的话,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很多人会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认真听也能学会。
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是因为他的小耳朵一直在紧紧的听着老师的每一个字呢。他是一个典型的听觉型学习者。
听觉型的特质:
善用听觉学习,听力比较强,多用语音记忆,通过语言来理解事物。
表现特征:
听觉型的孩子上课时容易分心,当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在课堂上经常走神,容易东张西望;喜欢做小动作,撕个纸片,玩个铅笔,扣个手指头等等;在家学习时,容易受父母谈话或者电话声音干扰。大人在旁边说什么他能迅速的反应,接话题。
温馨提示:
对于这些孩子,刺激听觉最能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可以多应用语音记忆。 读书时可以让孩子大声朗读,多听一些有声图书,录音,语音课程。鼓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即可,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盯着黑板或者老师看。听力比较强,有时容易分心。所以在家写作业的时候,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也可以放一些轻柔的古典音乐帮助他放松,同时革除外界的干扰,提高学习效率。
张洋小朋友呢,她天生对色彩敏感,爱画画。她也是一个妥妥的学霸,上课时,常常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师,视线不停的跟随老师的脚步,对喜爱老师的字迹也在默默模仿。
她呢,是一名视觉型学习者。
视觉型的特质
善用视觉学习,多用图像记忆,通过观察来理解。
表现特征:
视觉型的孩子,是老师非常喜欢的孩子。在课堂上,这类孩子会不断的跟随老师的脚步,认真盯看黑板。因为视觉型是用眼睛来学习的,所以他会注意到很多东西。如果眼前的东西不够吸引他,他也会因为旁边走动的人或是外面的声音而分心。
温馨提示:
视觉型的孩子专注力强,喜欢观察。应该鼓励孩子多观察、多记录,养成阅读习惯。多运用可以吸引他视觉效果的工具,以便让孩子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运用全脑课程的闪卡加强辨识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来记录学习。在书本上画重点时,可以以用彩色线条做记号,帮助记忆。
帅帅小朋友,是个帅气十足的小男孩。帅帅的妈妈却很头疼,从上幼儿园开始,总是不断的被老师叫着单独谈话。老师总是说上课内容孩子也能听懂,就是老坐不住,还喜欢乱跑打闹,影响其他孩子。
这就是典型的体觉型的孩子。
体觉型的特质:
善用体觉学习,多用身体记忆,通过操作来理解。
表现特征:
孩子常常坐立不安,动来动去,静不下来。老师让坐好,他们总是踢来踢去,或者伸手拿别人的东西。这类的孩子常被形容是屁股长钉,坐不住。甚至走路的时候,也喜欢摸摸这,摸摸那。事实上这类孩子他们越活动越能专心,并且多触摸物体才能增加他的记忆。
温馨提示:
对于这类孩子,作为爸爸妈妈除了和老师诚恳的沟通之外,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孩子一边听一边在课本上划重点,课下多运动释放好动的能量。鼓励孩子多做实验,多抄笔记等方式刺激学习。不要对孩子过于严厉,禁止孩子用感官探索,不但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焦虑,也容易导致孩子慢慢失去感觉的灵敏度,对周围事物渐渐没有自信心。在家里我们可以允许孩子一边走一边背书,给他限制一定的范围,让他适当动一动。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学霸,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先天智能优势,进行因材施教。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做到目不转睛的盯着黑板学习。所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优势学习管道,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无论是哪种学习管道,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方式的不同。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优势管道是体觉型的孩子,才开始上学时候,可能不太适应我们传统的教学课堂。不过家长也不用太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控能力的增强,慢慢就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我们了解孩子是为了更加客观的看待孩子,不同优势学习管道的孩子不能按统一的一个标准来要求。期待每个家长都能正确的引导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学的轻松、学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