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耿耿于怀?教孩子学会宽容,让孩子善待自己

文 | 崛朗育儿(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身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讲述这个故事的是作者莫言,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讲中,莫言讲述了几个关于母亲的故事,而这个在他记忆中最为痛苦事情,却最令人感动。我们人生中总是依靠某一个时刻收获的东西而活着,它往往非常朴实、不期而至,却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莫言的母亲在他的人生种下了宽恕的种子。

人生中最大的福气就是学会宽容,它让我们学会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学会直面生活中偏见、挫折。在成长中学会坚强,慢慢走向成功。

但是生活中我们常常被提醒道:这件事情,你不能做错。”许多人会因为做错一件小事,而辗转反侧;会因为说错一句话,而内疚不已;会因为在自己看来他人不太友善的眼光,而反思自己是否得罪了别人。

为什么人们面对自身的错误总是耿耿于怀?

一次在餐厅吃饭的时候,邻桌的一个小孩子,边吃饭边玩玩具,结果,他不小心把自己的碗打破了……他妈妈边打他屁股边教训道:让你好好吃饭,就是不听,不想吃就别吃了,站在旁边看着我们吃……”小孩子哭的稀里哗啦,可怜兮兮地对他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下次不敢了……”

对于我们来说,我下次不敢了”,是多么熟悉的一句话,小时候经常犯错误,也常受到父母的责骂,老师的惩罚。每次都会承诺我下次不敢了”。慢慢地,我们变得中规中矩,做事小心谨慎。生活中,少了惩罚责骂,多了夸奖称赞,变成别人眼中的乖孩子。

然而,别人却不知道,就是这样的乖孩子”,却多么担心自己做错事,因为后果不仅是犯错被惩罚,也会让自己的乖”孩子形象不保。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生活中做错事,就算没有受到谴责,我们也往往会耿耿于怀,自责不已。

别人的宽容,让我们追求完美,不断地苛求自己,但是往往很多时候,我们越是担心自己犯错,越容易出错,往往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我们必须提醒自己:你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给自己犯错的空间,学会原谅自己,学会宽容。

培养孩子学会宽容应该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让孩子学会这种良好的品质,不仅影响着孩子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也能让孩子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学会宽容对孩子有着独特作用。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难免与别人产生摩擦、误会甚至是仇恨,同伴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往往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人性这个看不见的东西,它是两面性的,当人们失去宽容,就会变得狭隘、自私。

而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会宽容却能起到更独特的作用。

1、能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知道自我”和他人”的含义,方能方以律己,圆以待人”。养成良好的品格。

2、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同时在这个处处需要合作、协作的社会上,让孩子学会宽容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会宽容别人的人,也往往会受到别人的宽容。

3、可以让孩子学会原谅自己的不完美,不去耿耿于怀,不去苛求自己,让孩子也可以像欣赏别人一般,去喜欢自己、尊重并善待着自身。

宽容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一种忍耐,当孩子的生活多了这么一点点宽容的胸怀,就等于是家长送给孩子的一份神奇的礼物,这般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才是孩子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家长如何教会孩子学会宽容?

宽容并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而是一种坚强和勇敢。——周向潮

所谓宽容,是可以原谅别人一时的过错,不去锱铢必报,不去耿耿于怀。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往往宽容比过激的报复更加有效。它让我们的人生哲学中多了冷静和忍耐、多了谅解和平和,让孩子能看清事情的本质,看清自身。

引导孩子学会宽容,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较为严重的时候,家长孩子该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呢?

1、教会孩子取长补短

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方海权曾说道:他人有不同的见地,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言语。要细心聆听,要有包容他人观点的胸怀,那是处世应有的素质。”

在孩子和同龄人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在矛盾和纠纷中,家长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并教会孩子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给朋友改正的机会。

生活中难免面对朋友的误解或批评,但是这个时候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往往只会让事情激化,只有冷静、谅解才是最重要的,过激的还击,除了两败俱伤,分道扬镳还能带来什么呢?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理智地选择宽容,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才是人生的智慧。

3、教给孩子宽容的标准。

宽以待人”也是分对象的,对于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纵容。首先要让爱孩子明白原谅、忍让不是没有原则的,不等于放弃批评和反抗。对于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和痛苦的小是小非,尽量不要去计较。让孩子明白总是与他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很容易被其他人孤立,走入社会往往会吃大亏。

屠格涅夫曾说: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家长们不妨让孩子的人生多些宽容的智慧吧,让孩子从容且愉快的面对人生,让生活变得更加温馨且美好。拥有更加广阔的天空。

这里是崛朗育儿,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