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优秀的孩子,能平凡中见创意!巧用日常物品激发孩子的灵感

文/土味育儿经 文章原创,盗版必究。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没有其他工作比日常生活教育对幼儿肢体、精神、心智、道德的发展更为重要!3-6岁孩子所从事的活动对未来的整体发展影响重大!

毛头的父母认真实践着——

毛手毛脚毛骨头,骨手骨脚骨眼睛,个个动物皮包骨,这个动物骨包肉。

身披铁甲摆威风,横行霸道充英雄,遇到敌人决一战,紧紧钳住不放松。”

毛头,猜猜是谁呀?”螃蟹呗!”

今天是星期六,毛头妈妈前两天就计划好了今天要跟毛头来一场欢乐螃蟹宴”,有吃有玩又唱歌,真呀真快乐!

上次毛头妈妈把毛头用毛豆玩游戏的事例分享出来,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欢,今天再来一发毛头跟螃蟹玩游戏的分享。旨在抛砖引玉,和朋友们聊聊如何通过游戏法、生活化的手段,引导孩子爱上学习,主动探究。

毛头妈妈一早去菜场买回了螃蟹,把螃蟹倒进桶里的时候,小毛头在边上想帮忙,又吓的缩回手,只能又是跺脚又是拍腿。妈妈看着乐呀!

01引导孩子在唱唱跳跳中多感官参与观察螃蟹。

逗趣——

来来来,毛头,你用这根菜叶喂螃蟹。”毛头有点紧张,不敢,妈妈把菜叶靠近螃蟹,螃蟹本来曲着的大钳子就伸起来张开,钳住了菜叶子。

妈妈的手缩回来,螃蟹滑落下去,并吐出了白沫,再把菜叶靠近它们,螃蟹都想来钳住菜叶,毛头蹦出了一个词:蠢蠢欲动!”哈哈,上次故事里学到的词语毛头会用了!妈妈窃喜。

妈妈抓住一只螃蟹让毛头前前后后看个明白:螃蟹拥有1对螯足和4对步足,也就是日常说的两只大钳子加8只脚。

设问——

妈妈:毛头,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毛头:螃蟹是生活在水里的,为什么它们离开了水会活很长时间呢?鱼缸里的鱼离开水就不行啊!还有,它为什么要吐白沫呢?”

解疑——

妈妈:看!这是螃蟹用于呼吸的进水孔和出水口位置。”

图源: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53534.html

螃蟹由硬壳包围的鳃腔里能储藏一部分水,这相当于带着一个鱼缸啊!而在它们呼吸时,这进水孔和出水口仍旧和呆在水里时一样,保持着呼吸的动作,可惜吸进的只有空气没有水,这时,鳃里的水会随着空气从出水口冲出来,形成很多的气泡,气泡炸裂时又会毕剥作响。所以,我们会看见螃蟹口”吐白沫,听见它们噼噼啪啪。”

毛头:哦!原来是这样呀!我明白了!”

运用多感官自主探索——

妈妈:毛头过来,你学学螃蟹走路呗!”

妈妈拿出一只螃蟹放在厨房间的地上,让毛头观察螃蟹横行的姿态并模仿。

妈妈的手机里已经下载了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螃呀么螃蟹哥,八呀八只脚,两只大眼睛,一个硬壳壳……”

厨房的门关上了,毛头就在厨房里边跟着唱歌,边与螃蟹共舞。手舞、足蹈、耳听、嘴唱、眼观察,太欢乐啦!

毛头妈妈就在这档儿洗碗、洗菜、切菜,做着午饭前的准备。

【点评】

毛头妈妈把育儿和家务穿插,把教育孩子和生活场景结合,真是一位巧妈也!

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毛头妈妈运用的得心应手。

妈妈没有直接给孩子科普知识,而是引导孩子先提问题,这样就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培养了孩子在听讲时专注的品质。

毛头跟螃蟹玩着唱着跳着,在开心的玩乐中,运用自身的多种感官感知了螃蟹的外形特征、身体结构。《螃蟹歌》既是对螃蟹外形特征的概括,也是对孩子认识螃蟹的引导,孩子唱会了歌,也就记住了螃蟹的特征。真是个用心的妈妈!

02手工活动:引导孩子利用日常物品巧做螃蟹”,并随机发散思维,迁移经验,巩固新知识。

毛头妈妈准备好了午餐的食材,打扫好了厨房卫生,坐下来歇一歇,问毛头想做什么呢?

毛头说:我想做个螃蟹。”

毛头妈妈扫视了一下厨房柜子,看到一次性水杯,灵机一动,就拿这个来做螃蟹”吧。

【材料】

一把剪刀、两只一次性水杯(亲子一共用四只)、胶水。

【做法】

引导孩子再说说螃蟹有几条腿?8条腿加上2只大钳子,8+2=10。

前面还有两只眼睛,10+2=12。一共要用到12根长条。

螃蟹下面有一个空挡,先要剪出来。”妈妈先剪除了一块。

那么,我们把剩下的杯子的口分成12份。”妈妈用记号笔在杯口做了11个记号,又在杯底的边沿做了11个记号,把杯底和杯口的记号一一对应,用铅笔连起来画直线。

然后教毛头沿着直线把纸杯剪成12根长条。

发散思维——

妈妈:为什么我们画了11根直线,而剪出了12根长条呢?

毛头把纸杯颠来倒去数过来数过去,自言自语:为什么画了11根直线剪出了12根长条呢?”

毛头:哦,第12个点其实就在最边上的那个角上,那里已经是最边上了,不用再剪开了,就不用画线了。”

妈妈:对,那么以后如果你要把一张纸分成4份,就要画几条直线呢?”

毛头:嗯,我来试试,一张纸,我折1次,1条折痕,就分成了两份;折3条折痕,就分成了4份。把一张纸分成4份,要画3条直线。”

毛头通过亲手用折纸的方法实践验证,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妈妈: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纸的两条对边粘贴一起,做成一个圆柱形,假如还是剪成四根长条,该画几条线呢?”

毛头考虑了一会儿:要把粘起来的地方剪开,这里就要画一条线,就是要比刚才的三条折痕多一条出来,才能剪出四根长条。把长方形纸和圆柱形纸剪成一样多的长条,长方形纸可以少剪一条线,因为它已经有那条边了,而圆柱形没有。”

妈妈竖起了大拇指。

【点评】

在与孩子玩玩、做做的过程中,妈妈随机引导孩子探索新的知识点,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法,鼓励孩子实践、摸索,这充分尊重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这里,其实妈妈是利用了一个心理学中的迁移效应”——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具体来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我们所熟知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学习的迁移现象。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迁移练习和经验。例如,孩子在学习了2、3、4、5的相邻数以后,理解了相邻数的特点,可以让他自己找出6、7、8、9的相邻数。通过类似的练习,孩子的迁移意识和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高。这就是我们引导孩子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

接下去,毛头在妈妈的指导下,折出了螃蟹的腿和钳子,以及用卷”的方法做出了螃蟹的眼睛:

妈妈:是不是螃蟹的壳憋憋的不太好看呢?”是呀!”

我们还是用长条来编它的壳吧。”

妈妈让毛头把另一个纸杯剪成了一些长条,正反间隔,一条隔一条,进行编排,然后剪成与杯底一样大小的圆形,用胶水粘贴上去。

妈妈教给了毛头编排纸条的方法,就去炒菜做午饭了。

等她做好了午饭,毛头也编排好了螃蟹的壳。于是一对螃蟹”大功告成,毛头把它们命名为螃蟹哥哥、螃蟹妹妹”,哼起了刚才唱过的螃蟹歌”,把螃蟹哥哥、螃蟹妹妹改编进去啦:

螃呀么螃蟹哥哥,八呀八只脚,两只大眼睛,一个硬壳壳。

螃蟹螃蟹妹妹,一个一个壳壳,八只八只脚脚,求你莫来夹我……”

03设置一个诱惑”,留给孩子畅想的余地,激发他不断创作的热情。

吃午饭的时候,妈妈告诉毛头:螃蟹壳可以画画呢,吃的时候别把它弄破了。”

并给毛头看了一些螃蟹壳的画,引起了毛头极大的兴趣:我也要画!”

图片来自网络,仅用于观赏,侵删。

午饭后,妈妈把螃蟹壳用洗洁精清洗、后用小锉刀去除了蟹壳上的油渍和边上的锋刺,再晒干。废物利用,省钱省力,激发孩子创意,只是多花一点点时间清洗而已,毛头妈妈心里想。

妈妈:这个要等晒干了再做,我们下午睡一会,再出去玩玩,看看能把螃蟹壳画成什么,好吗?”

毛头:嗯,找找灵感!”(小家伙居然知道灵感”!说明探究成了他的习惯了!)

毛头带着满足、喜悦、期待,美美的去午睡了。

【点评】

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4-6岁是孩子对文化的敏感期,这时孩子本身对文化知识非常好奇和感兴趣,我们要启发他们探索和实践,引发他们对世界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蟹壳画,可以融进很多的文化元素,画成京剧脸谱、动物头像、花花草草等,以指尖上的艺术来陶冶孩子美的情操、丰富各类文化知识,这种废物利用的创意活动,实在是很好的亲子游戏。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提到,在幼儿自主表达的创作过程中,成人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我们去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地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指导和评价。

毛头妈妈不是让孩子照范例做,而是准备带孩子出去转转、玩玩,让孩子观察、发现、想象,以采集各种元素内化成孩子自己的创作灵感,尊重孩子的创意和表现方法,非常的难能可贵!

也许,有的宝爸宝妈会认为带孩子做这些太麻烦了,其实很简单,把这事儿看成自己的休闲,你只要观察孩子、倾听孩子、适当引导孩子、自然而然地适当点拨一下就行啦!孩子快乐学习,爸妈快乐休闲!

延伸——

以下的游戏活动作为今天分享的延伸,请宝爸宝妈试试看,引导孩子独立尝试:

一份折纸螃蟹的范例,一张折纸步骤图,您怎样引导孩子自己看着步骤图折出螃蟹呢?先学会看折纸图示符号,同样的可以用迁移效应”哦!

当孩子学会了看图示折纸,他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小毛头学会了自己看着图示折纸,后来慢慢地学会了看象棋谱。这也是他的经验、兴趣的迁移哦!

土味育儿经轻语: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没有其他工作比日常生活教育对幼儿肢体、精神、心智、道德的发展更为重要!孩子借由日常生活的活动,创造自己、改善自己,使自己趋于完美,3-6岁孩子所从事的活动对未来的整体发展是很重要的。

因此,我们要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在生活中积极引导孩子探索,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发展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孩子积累的生活经验,将迁移到他们的书本符号知识的学习中。别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锻炼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

父母的家务和对孩子的教育可以交织起来,就像毛头编排的蟹壳一样,合理搭配编排,可以出彩的。

建议:平时宝爸宝妈上网的时候,要做个有心人,学习收集一些范例,这样子可以激发你的灵感,当发现生活中有教育孩子的契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的放矢。我在平时工作中会留下一些实例,在上网时也会学习一些案例,不断学习、思考、积累,才能不断进步。

今日话题——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您在和孩子吃螃蟹的时候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呢?还有哪些废物利用的美工方法来制作螃蟹”呢?期待您的分享交流。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收集于网络,感谢原作者,侵删。

关注@土味育儿经,多分享,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