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帮助孩子度过了刚刚入园时的分离焦虑期,才发现原来这不过是个开始。
想让孩子更顺利地融入幼儿园生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面对——孩子在幼儿园很乖,回家却常发脾气该怎么办?在家强硬,在幼儿园又逆来顺受又该怎么办?孩子为什么上了幼儿园回家就不愿意说话了?针对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讨论该如何应对。
问题一:孩子在幼儿园很乖,回家却常发脾气
孩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其实都很强,在不同的环境里,表现也会不同。孩子在幼儿园可能会为了得到老师的认可,而表现得很听话;但是回到家后,如果家长对孩子比较包容,或是为了补偿”他在幼儿园所受到的约束,就迁就一些不良行为,那么孩子在家自然会表现得跋扈”一些。因此,家长要用一贯的态度来要求孩子,让孩子建立统一的价值观。父母教育的口径必须一致,切忌南辕北辙;教育务必坚持,坚持一段时间,情况就会好转。
问题二:孩子在家很强硬,在幼儿园却逆来顺受
这类情况大多与家长的过分宠爱有关,孩子在家中说一不二”,家长一味地顺应,而在幼儿园里,却因为不知道该如何与同龄的小朋友相处而表现得比较怯懦,回到家后孩子会将白天积攒的压抑情绪在家中爆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是需要按照规则行事的,并且多带孩子参与社交活动,让他学会如何与同龄人相处。
问题三: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不愿意说话
有些孩子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适应新环境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孩子很可能是因为在适应的过程中感到紧张、不开心等,导致回家后表现得比较消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提前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赞扬,例如:听说今天在幼儿园,你学会了自己系扣子,真棒!”老师告诉妈妈,你今天画了一张很漂亮的画”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慢慢发现上幼儿园的好处,并且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能够被老师和家长认可,从而逐渐建立自信心,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其实,对于以上三种现象,在很多小朋友身上都有所体现。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幼儿园有一套系统、固定的规章制度,而且这些规章制度都带有强制性,任何人都不允许例外,孩子在长期遵守的过程中,心理上形成了定势,从而转化成一种习惯行为。而在家就不同了,没有各种规定的约束,加上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容易妥协,孩子完全不需要自我控制,所以就变得不听话了。
很多时候,行为发生在孩子身上,问题却在家长身上。家长的教养态度、教育行为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晚上早早就要睡觉,自己看电视却看到很晚;家长要求孩子不挑食,自己却挑三拣四。类似的现象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却做不到,或家长的态度、方式不恰当,导致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表现不一样。
所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应该制定一些简单、必要的规定,让孩子从小在有规律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学会自我控制。
你们有以上的问题吗或者有什么入园新问题,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