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诺诺今年4岁了,上周刚过了生日,今天爸爸带他去超市,他又看上一款玩具,爸爸想着过生日刚买了好多玩具,也收到很多玩具礼物,就不想给他买了,而他却坚持要,躺在地上大哭大闹。爸爸,想买吧,觉得有点太惯着他了,不买吧,看着孩子吵闹又怕影响别人。这个时候,要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其实,这个时候可以试试《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的情感引导教育。
这本书的作者是金伯莉•布雷恩,她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的情感引导教育”。她是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经历过幼儿园教师、儿童心理治疗师、防止儿童受虐项目组织者、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等多种角色。
当她后来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后,讲自己的专业经验和育儿心得融会贯通,并开始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的方式向家长推广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以便让更多家庭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
情感引导是什么?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的规则,让他们学会如何辨认自己的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情感引导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了解并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密切关注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情感,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看做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对孩子的各种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同时设定界限。调到孩子的内资驱动力,而不依靠外部奖励。为孩子树立三思而后行”的榜样。不要否定、怀疑或轻视孩子的情感。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增加孩子的情感词汇量。情感引导的重要性情感引导不仅会帮助你的孩子学会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还有助于他的语言能力的提高。
将学习到宝贵的社交技能,以及如何去照顾别人的情绪,还还会学到如何结交新的朋友,并和
他人愉快相处。
情感引导还可以为孩子打造一件保护盔甲”,在逆境时庇护他——让他能够更快地从消极的情绪和经历中恢复过来。
如何进行情感引导第一步,播下让孩子合作的种子。也就是让孩子提前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如果事
先知道要求是怎么样的,孩子就更有可能合作。
我们家硕硕宝宝今年两岁多去看牙医的时候,我们很担心他不配合,因为他2岁去的时候,就特别不配合。我们就提前半个月就跟他说,我们要去看牙医了,到时候,你要张大嘴。而且正好他在这个阶段看了《小猪佩奇》,里边有一集是佩奇和乔治去看牙医的,所以他也很乐意模仿,反正这次他去看牙医的时候就特别配合,一点没有哭闹。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就是关注。你要关注孩子的行为——观察他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烦躁、吵闹或者沮丧?孩子是什么个性?
比如,我们硕硕宝宝,两只脚丫来回原地走,我就知道他是要小便了。如果他一有个事不满意哭起来,一般是困了,要睡觉了。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你要多观察,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多总结规律。
现在智能手机太容易占用大人注意力,不好意思的说,硕硕有时候会说:妈妈不要看手机了,看宝宝。”
第三步,聆听要说听孩子说话,我们都愿意,但是要能全心关注的听孩子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父母一定要提醒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倾听和理解孩子们的想法的话,你如果有耐心,孩子其实是很愿意说出来的。
第四步,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说,当小丽丽因为的孩子说她是个坏孩子,哭着回家了,你可以先承认并接受她的情绪:我知道你在生气了,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虽然简单的两句话,但这样她就知道了自己这个时候的感觉原来叫做生气,还得到了爸爸的情感支持。这样她以后就慢慢知道别人在生气的时候是这个样子,也就能判断别人的情绪了。
第五步,用同理心去面对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被理解了,他会感觉到被抱持,会很安全,他的情绪也会消失大半。尤其是他经历消极情绪的时候。
我们的语言习惯,或者说我们从父辈 那里继承来的惯性做法,是不愿意看到消极情绪。如果有了,我们就会说:不要难受,不要伤心”,不要难过”等等,其实孩子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一句:我能理解你现在挺难过的。”
用情感引导的方式跟孩子沟通,不同于我们直觉的沟通方式,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观察,多一些同理心,但是,如果能让孩子更学会更好的表达情绪,和父母和别人愉快相处,能够面对逆境,坦然面对,我想这些耐心,观察,同理心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