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近10万父母学习的“蒙氏父母课”,有什么好?| 一年读50本书计划(9)

教育,一场生命的成全。

文|金弋

编辑|金弋

在看这本书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即蒙台梭利教育的简称,创始人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提出敏感期”等概念。

蒙氏教育主要以儿童为中心,是混龄教育,鼓励儿童专注,体脑和谐并重,注重培养独立,鼓励孩子发现错误,注重真实体验等。

近几年特别流行的蒙氏幼儿园,就是建立在这种教学法上的。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是蒙台梭利在家庭教育上的实践。

作者吴晓玲,在中国率先实践蒙氏父母”理念,并开发了蒙氏父母的专属课程:蒙氏父母成长课”蒙氏父母幸福课”蒙氏父母沟通课”蒙氏育儿答疑”。她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蒙台梭利也属于家庭,属于父母。

在这本书里,她把深奥的蒙台梭利教育哲学思想与日常家庭生活相融合,给家长提供更多情景式的实战参考。

具体表现在:

20多篇日记,让读者有很强的参与感,可能作者在日记中记录的困惑、场景,你可能也有;

30多幅插画,有对比的插画,一般操作和升级版操作,你一看就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哪种,操作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100多个案例,作者作为蒙氏父母课”的开发者,她给出的案例不仅有自己的,还有其他蒙氏父母”的,可参考价值很大。

本书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蒙氏父母是怎样做好孩子成长的协助者和灵魂的服务者,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1 6岁前,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间

蒙台梭利说:

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0~6岁这一阶段,而并不是大学阶段。

因为,人类的智慧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而且人的心理也是在这个阶段完成发展并定型的。

在作者看来,0~6岁这个阶段,就像是建筑的地基,决定着楼房的高度。

很多孩子出生后3年遭受的心灵上的伤害、暴力或者不良影响,都可以在3~6岁进行修缮、补救。

一个3岁女孩,粘人爱哭、不喜欢交朋友、语言发展迟缓,但身体上和智力上并无缺陷。

这时候,作者就提出想要了解女孩妈妈的相关信息,比如父母性格、兴趣爱好、生育年龄、怀孕期间是否有意外情况(摔倒、惊吓、抑郁等)、孩子出生情况(是否正常、是否健康、是否和母亲分离等)、断乳方式……

在了解后才发现,小女孩两个月大时,曾因生病住院了20天,期间家人被要求限时探望。小女孩恢复健康后变得爱哭、睡不安稳,但家长只以为是孩子本来就这样,没在意。

作者认为,孩子与母亲建立联系和信任的时候,却与母亲分离,这种经历是十分不幸的,并且年龄越小,这种伤害越大。

后来,作者给了小女孩妈妈两个建议:信任感训练和让孩子工作(玩)”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信任感训练是躲猫猫”,这个我们日常和婴儿玩的游戏,经作者优化,变成了一个实用的小训练。

面对婴儿时,大人蒙住自己的脸,时间从2秒到5秒延长,特别注意的是,大人嘴里要数着秒数。

在作者看来:

人类天生就有数学倾向,不用担心婴儿能否听懂。

长期练习,孩子对于数字和时间都会变得敏锐。

类似信任感训练还有很多,作者从婴儿阶段、学步期阶段等分别给出不同的训练方法。

2 成长的协助者

妈妈,让我来”

一句全世界的孩子都会说的话,一句全世界父母都很容易忽视的话

隐藏着孩子成长的真相:孩子只想成为他自己。

小男孩帮妈妈洗土豆,妈妈十分欣慰,觉得孩子这么小就知道帮她分担家务,于是逢人便夸孩子懂事。另一边,小男孩却对小伙伴说:我发现用土豆可以很快把水弄脏。”

大人不懂小孩的世界,如果强行主导孩子的思想、行为,那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知道孩子的需要,也不愿意主导孩子的蒙氏家长是怎么做的呢?

做孩子成长的协助者。虽然孩子充满自主的愿望,但他还太小,需要专属于他的助手——父母。

帮助孩子实现自助式成长、为孩子预备工作材料、给孩子制定规则、教会孩子界限感、给孩子选择项……

书中有一系列插画对比图,可以加深你对蒙氏父母的理解。

孩子抗拒洗脸,不断挣扎。

孩子抢着打扫,却是越扫越脏。

孩子把你整理好的玩具弄乱了。

……

孩子抗拒洗脸,或许你可以做个示范,让孩子学着独立洗脸。

蒙氏父母自有一套教育逻辑,善于把一些我们忽视的生活细节转化为教育契机,将蒙氏教育融入其中。

帮孩子穿鞋子与教会孩子穿鞋;

给孩子拿书与营造一个适合小孩子读书的空间;

……

协助者不是一个可以偷懒的角色,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

关于怎样做一个协助者,书中作者从自身出发,结合学员的经历,给出了许多可行性较强的操作方法。

告诉你怎样教育孩子,可以让他自主成长,保留对世界的好奇心、主动性。

3 精神的服务者

什么是为孩子的精神服务?

作者的解释是:

你每天

敏感期,作为孩子身体的一部分,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具有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专注耐心、狂热执着。

而这正是孩子成长的另一个真相:孩子自己指挥”自己长大,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事。

因此,对家长而言,怎样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尤其重要了。

作者提出,在抓”之前,先学会识别,并提出6点特征:

1、 兴趣——对事物特别感兴趣、甚至狂热

2、 专注——对敏感的工作专注、专情

3、 耐心——对敏感工作耐心、不厌其烦

4、 自发性——孩子自发的行为

5、 极具创造力——学习能力超强

6、 时效性——敏感期会有结束,到了一定程度敏感现象自动消失。

然后,家长需要了解,各个敏感期的一些具体的表现以及应对,比如语言敏感期应该做些什么?秩序敏感期应该注意什么……

这些问题作者都在书中有详细清楚的讲解,就算是新手爸妈,也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疑惑很久的问题的答案。

——

这本书被称为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实战手册,是建立在无数实战经验下的心血凝练,读了才知道作者的用心。

这本书并不是完美妈妈养育完美儿子的成功教育学,在书的开头作者就指出遗憾在所难免”,但球掉了,捡起来就是。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形式,有孩子的成长日记、有趣的插画、娓娓道来的案例,甚至还有家长类型调查表……各种各样的形式,让阅读变得轻松起来。

赠书福利

在每周末的读书专栏下面,回复走心留言,分享读书心得,或推荐类似书籍,点赞数较多的粉丝(不单纯按照点赞数来计算,还要看留言质量,留言较少则不送),有可能获得《家人》送出的赠书3本,本期赠书为《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统计时间截至每周四16:00,获奖名单于下次每周末(周六或周日)读书专栏公布。

❖ 原 创 文 字,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转 载 需 授 权 ❖

亲子教育│父母成长│家庭关系

关注

与家人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