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泡菜效应:孩子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这三点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成长

一、孩子容易受环境影响,是父母不懂泡菜效应

最近和朋友小敏聊天,从她满是焦虑的语气中得知,为了考虑到孩子上学的便利性,在离校不远的一个老旧小区租了套房暂住,但是这才一个月,苦恼就来了。

刚上四年级的儿子,学习还没进入状态,而且完全一副自我松散的状态,最重要的是不按时回家。

至于不回家的原因,小敏和孩子沟通过,也从别的家长得知,孩子主要是和同小区的孩子在结伴玩得不愿回家,甚至还会学校旁边的小商店去买低廉的零食吃。

震惊的小敏才知道这一切变化,对于孩子的转变,让她觉得自已做了一个不正确的决定,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针对孩子的变化,小敏可能不知道孩子陷入了这一现象的影响,心理学称之为——泡菜效应”。

泡菜效应”的含义是指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根据这个原理可知,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应”揭示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及品质的形成十分重要,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除了家庭环境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之外,周围的环境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所以,父母除了对孩子自身的严格之外,还要关注他的周围变化,多留意他的身边的玩伴。

二、孩子为什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泡菜效应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非常重要,他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及品质,主要原因有两点:

著名教育专家黄沧海提出: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习、成功在社会”。也就是说孩子能否成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基础在于家庭。

1、社会认知度不高,自控力差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环境变了,行为也就随着发生改变。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抒”,这个广为流传《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孟子三岁时就没有父亲,从此和母亲相依为命。

孟子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会学别人哭拜游戏,孟母觉得这环境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在这里又学别人做生意的游戏,孟母还是觉得这环境不好,就把家搬到了学堂旁边,孟子就在这里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觉得这个地方最满意,就在此长久居住。

有一次,因为孟子逃课,看到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的非常生气,随手把正在织的布给剪断了,并告诉孟子说,一个人的学习要靠积累,不能半途而废,如我现在剪断的布一样,没有连续性就废了。

这个故事充分告诉家长,环境和教育对一个孩子成长都重要,因此,父母既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

2、主见性不强,喜欢顺从

孩子个人的习惯和意识没有养成,特别是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个性和自信的孩子,不能优化自己,所以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事情就随大流,我们把这叫做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herd mentality)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8岁的华华周日一个人在小区操场踢球,碰到一群在同学校读书的高年级同学,他们在一起玩不久,就有人提出要去游戏厅,华华开始不愿去不敢去,后来在同伴的鼓励”下,最终一起走进游戏厅玩游戏了。

外界影响因素决定小孩的行为思想,当他行为和大家不一致时,担心受到大家的排挤,所以也就跟着别人的意愿行动。

3、不良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不良氛围,孩子的性格会受影响,比如经常酗酒、打麻将、吵架等家庭,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会很容易染上各种不良习惯。

龙龙的爸爸就是一个麻将爱好者,平时对于龙龙从来不管不问。有一天在看电视的龙龙被爸爸禁止看电视,龙龙生气的回应道:你就知道做你喜欢的事,天天打麻将,就不能让我看电视。”对于这样的话龙龙爸爸无以回答。

要培养健康、积极上进的孩子,家长要做以身做侧,做出榜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风气既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说孩子是一颗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心理氛围便是空气和水分”。

三、掌握三点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

环境对孩子影响极大,孩子在什么环境下,就会有怎样的行为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当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那么,父母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呢?

1、拥有良好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社会发展力的能力,启发孩子的智慧。为此,父母要做好几点:

1)建立和睦的家庭气氛围

在网上看过这样段话: 我从小到大,爸妈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我小时候的性格就敏感偏激,初中就开始住宿,他们从不关心我的生活,只是问我的成绩如何,所以现在长大后的她都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心里一直有以前的影子在,让她也很自卑,很痛苦。

看到这段话心情很沉重,一个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终生的。父母之间的恩爱是传递正能量,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成长。

2)拥有积极向上生活态度

人难免费有困难、烦心的时候,做为家长要善于调制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情绪无法控制时,采用分散法驱赶,如:跑步、看电影、画画等。

如:公司同事和我们聊天说,他心情不好时就会一个人去找个书店看两书,手机关机状态,让自己完全与环境隔离,沉浸在书中,等他把一本书看完,心里的烦恼也就消散了。

3)和孩子平等相处

孩子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家长除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相处的,切勿漠视他的存在感。只有创造平等的良好家庭氛围环境,孩子才能在展现真实的自我。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儿童应有良好的环境,凡是可以给孩子接触的物质和人都是他们的环境,环境对儿童影响非常大。环境是幼儿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幼儿的生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引导孩子选择正能量的朋友

朋友是将影响自已的行为和习惯的人,尽量选择自已和自已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共同进步。那么,如何让孩子找到正能量的朋友呢?

1)报名参加孩子喜欢的特长班:如果孩子喜欢踢球,就带他去足球场,报足球兴趣班,认识一群爱好足球队的孩子;

2)结交一些学霸”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可以多接触一些成绩第一,体育第一、画画第一的孩子,激发孩子的潜能。

3)关爱同学 如果哪个同学有困难,你主动去帮助,你就是正能量的孩子

3、做孩子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尽量严格要求自已,为孩子树立榜样。

前不久网上的一则新闻:在北京空荡荡的地铁里面,一位妈妈怀抱睡着了的孩子,怕鞋子弄脏座椅,特意用帽子垫在脚下。这细小的动作就是榜样,多为他人着想。

用行动影响孩子,让他从小有个世界观的形成。行动起来,如果你爱阅读,孩子就会爱学习,如果你爱生活,孩子就会更自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讲过一个父母对自已的要求,一个父母对自已家庭的尊重,一个父母对自已每一个行为举止的注重,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结束语: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迫切重要。每个父母都要向孟母学习,重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