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路是个小男孩,爱说爱笑,活泼好动。这一天,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凯路散步,见到一个小女孩,爷爷说:瞧这小姑娘,多听话啊,一点都不闹。”奶奶接着半真半假地对孙子说:你要是有她一半乖,就好啦!”
有一天,凯路来到幼儿园。老师在写板书,小朋友们都在认真地听课,突然凯路站起来说:老师,那儿错了。”老师很不高兴地说:嚷什么?给我坐下!”
一个周末,家里来客人了。爸爸正和客人说话,凯路兴冲冲地把在幼儿园的画拿给爸爸看,爸爸很不耐烦地摆摆手:去去去,大人说话呢,别添乱!”
一次,两次,三次,类似的情形让凯路不知道遭遇了多少次。
后来,凯路的家人发现,孩子变得内向了,不爱说话了。他们想到了内向性格不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凯路爸妈的烦恼
专家解答:孩子的性格是培养”出来的
首先得肯定地说,心理学把性格分成内向和外向,这仅仅是说性格有两种心理倾向,两种性格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性格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但是,后天环境是影响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凯路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性格常常是大人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凯路之所以变得内向了,就是因为大人压抑外向的行为反应,孩子就学会了按照大人的喜好去做,因为这样能博得大人的喜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表达自己,渐渐朝着内向性格发展了。可见,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基石。
虽然整体上说,两种性格没有优劣之分,但是,具体来说却各自都有不利的一面。就内向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所以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比如,幼儿园儿歌朗诵比赛,外向的孩子会主动要求参加,内向的孩子却很少主动去争取。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只好将所有的烦恼、忧愁、痛苦压抑在心,长此以往,对孩子的人生、心理和身体健康都不利。所以,家长也应对内向的孩子给予适当引导。
专家建议: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那么,家长该怎样帮助内向的孩子呢?
培养参与意识。家里有客人来了,不妨让孩子学着去接待客人,比如帮客人拿拖鞋,端茶倒水,还可以让孩子在客人面前唱歌,让孩子感受到与人交流的乐趣。家长出去串门时,尽可能把孩子带上,可以让他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从中学习人际交往。
创造交往机会。可以先把伙伴请到家里来玩,慢慢再让孩子和伙伴一起出去玩。刚开始时,最好先把性格比较内向的伙伴请到家里来。等孩子和内向的伙伴玩熟了,再让其扩大交往范围。因为内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在一起时,容易产生自卑感,经常会冷冷地在一旁观看,不积极参加游戏。
进行交往指导。在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多给孩子提供交往知识,创造交往条件。比如,利用孩子的生日,邀请朋友聚会,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拿手节目。当然,需要事先给孩子做一些指导。
培养自理能力。多安排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去领居家借东西。家长应相信孩子的能力,遇到问题要尽量让他独立解决,同时鼓励他说出自己的困惑,以便获得帮助。
维护孩子自尊。不要指责孩子太老实”没出息”,或当着外人的面说孩子不大方”见不得人”等等。这种责备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反而使他更加内向。应该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多肯定孩子积极的一面,以增强其自信。